對于開發(fā)者而言,App Store與Google Play的推廣有哪些地方不同呢?
毋庸置疑的是,兩個市場是截然不同的,包括他們的應用展示方式在內(nèi)。Google傾向于通過搜索來向消費者展示應用程序,而蘋果公司則更偏重于探索的性質(zhì)。這就意味著,應用投放者必須考慮下兩個市場中應用被下載的不同情況而對自己的產(chǎn)品進行調(diào)整,比如說如果一枚應用在Google Play的排行榜中位列第25(排名比50高一個數(shù)量級),那么這個應用或許可以擠進第一頁;然而同樣的排名在蘋果的應用商店里則意味著用戶必須滾動屏幕24次才能找到它。
在蘋果應用商店中編輯推薦比排名本身更加重要,考慮到編輯推薦標簽會將一個應用高亮到用戶的眼前,這不僅能帶來更大的下載量,還意味著消費者眼中的內(nèi)容精確,值得信賴和價格公道。
我認為無論進行多少權衡和用戶意見收集結果都不會改變的是:就應用內(nèi)購買模式而言,iOS市場比Android市場更加有利可圖。而如果考慮選擇某一個市場作為終身投入市場的話,我認為應用營銷人員都傾向于選擇蘋果公司,其緣由或許多種多樣——從Google的廣告收入文化到蘋果的無縫支付措施不一而足,但就段時間而言我并不期望情況發(fā)生變化。
總而言之,我建議應用投放者,如果祈求一個高回報的免費任玩模式,iOS是一個比Android更合適的平臺。但免費任玩并非人人都可駕馭的,收入不會無關應用質(zhì)量地瘋狂涌入,而免費與收費的界限若把握不好,也會流失大量的利潤和用戶。
有一些聰明的開發(fā)者是這樣做的。如休閑消除類游戲“7×7”,盡管出自同一個團隊:Kiip,Inc.,游戲在iOS和Android中的界面卻大有不同。前者更貼近iOS的擬物化界面,后者則遵循Google官方的應用開發(fā)手冊建議,呈現(xiàn)出多彩、類卡片式的擬真風格。
除此之外,一些應用會根據(jù)平臺的不同特點而采取不同的收費政策,如模擬經(jīng)營類游戲“瘟疫公司”(Plague Inc.)和音樂游戲“古樹旋律”(Deemo)在iOS應用商店采取一次性收費+應用內(nèi)購買模式,而在Android市場則采取免費下載+付費完整版+應用內(nèi)購買模式,增加了免費下載試玩層級基于Android平臺玩家更低的消費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