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跨境電商,必須要懂得流量思維。賣家在選擇平臺時,都會選擇用戶數量多的平臺。用戶數量越多,意味著流量越大。而流量越大,就越容易實現賣家的最終目標:賺錢。
賣家之間的競爭,根本上來說就是流量的競爭。所以,如何提高產品和店鋪流量,是所有賣家非常關心的問題。當產品或店鋪流量表現較差,賣家可以從哪些方面去做優(yōu)化和提升?
1、市場選品
跨境電商繞不開“七分選品、三分運營”的規(guī)律。只有當產品符合市場需求,能夠滿足顧客獵奇的心理,顧客才會產生興趣、為此買單。
平臺的大部分流量都集中在熱銷品類上,還有少部分會關注比較新穎、獨特的產品。
賣家首先要對市場做了解,通過數據分析(谷歌趨勢)或選品軟件(淘數據、超級店長等)確定品類和目標人群,再通過對比競爭對手的方式,尋找進入市場的突破口。
2、產品優(yōu)化
一個高質量的產品頁面是經過不斷測試產生的。賣家必須不斷對產品進行優(yōu)化,產品優(yōu)化能夠提升產品的宣傳效果和表現力。
當產品進入市場后,賣家就可以通過產品的表現和顧客的反饋,檢驗出產品宣傳方面存在的不足,逐步改善,以匹配顧客的需求。特別是產品同質化現象日益嚴重的現在,差異性優(yōu)化顯得尤為重要。
標題關鍵詞、詳情參數排版、與眾不同的產品圖、產品評價、產品價格……
3、上新時間
用戶活躍的時間段內購物平臺流量最大。在上新產品時,應該盡可能在顧客活躍的時間段內上傳,流量越聚集,產品的曝光幾率更大。
Shopee面向的東南亞和臺灣市場中,受文化和習慣影響,不同市場的用戶活躍時間不盡相同:
4、置頂功能
平臺為店鋪提供免費置頂功能(BoostNow),每4小時可手動置頂5款產品,系統(tǒng)會將產品置頂在對應分類頁面靠前的位置進行展示。
5、店鋪精選
設置好店鋪熱門精選后,詳情頁的店鋪信息下方會展示賣家篩選出的產品,通過店鋪關聯(lián),利用高曝光產品為店鋪其他產品輸送流量。
6、廣告活動
產品的搜索結果排名對產品的曝光產生直接影響。適當投放廣告可以短時間內為產品和店鋪帶來更多流量。
賣家可以根據自身預算制定廣告投放計劃,并根據廣告效果及時調整策略。此外,報名平臺的活動不僅可以增加產品的流量,還能有效提高產品轉化。
7、聊聊促活
聊聊不只是為顧客提供問題解答的工具,也是保持賣家和顧客互動的渠道。
當店鋪上架新品或產品進行降價活動時,賣家可以通過聊聊向光臨過店鋪的顧客群發(fā)消息(ShopeeFans)召回老顧客。
8、Feed互動
在“社交電商”的推動下,購物網站的Feed流量越來越高。Feed是圍繞商品購物打造的是互動娛樂的圈子,更容易吸引關注。
Feed為購物網站增加了娛樂屬性,可以延長顧客在平臺停留的時間。
9、最低價格保證
Shopee平臺對同一類目中價格最低的產品提供扶持,并為該產品打上專屬標志。除了平臺不定期評選外,賣家也可以通過對比同行價格,自主提報。
東南亞的顧客對價格高度敏感,對“最低價格保證”標志的產品關注度高。
10、站外引流
除了平臺的站內流量,站外引流也逐漸受到重視。Instagram、Facebook、TikTok等社交平臺覆蓋的用戶更廣。
憑借社交網站的巨大流量,賣家可以為店鋪吸引到更多粉絲的同時提高店鋪知名度,為打造自主品牌、培養(yǎng)粉絲忠誠度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