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的科技正在改變人們的學習、工作與創(chuàng)作方式,也改變了人們對未來的看法。一部分人滿心期待著一個更加互聯、高效的高科技未來,但也有一部分人對科技發(fā)展帶來的不確定性充滿擔心。
基于此種情況,Twitter分析、調查了2016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的數十億條推文,發(fā)現了受眾最常用與最感興趣的文化類標簽,同時與策略機構CrowdDNA的文化專家合作,研究了海外受眾最關注的六大文化趨勢。Twitter對話表明,圍繞人工智能的道德問題的討論逐漸上升,越來越多的品牌也在密切關注科技生活滲透度和智能化問題。
1.虛擬現實技術和增強現實技術持續(xù)引起關注
虛擬現實技術和增強現實技術正在擴展我們日常生活的極限。人們對各種形式的沉浸式體驗以及這項技術將如何改變日常生活感到好奇。對比2016年第一季度數據,2019年第四季度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間,Twitter上與虛擬現實技術相關的話題討論增加了9424%。
而且,虛擬現實技術和增強現實技術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商業(yè)領域,它們有助于簡化購物體驗,提升專業(yè)服務水平。此外,專家們開始探索虛擬現實技術和增強現實技術在#物聯網和#大數據方面的應用,日常設備也變得更加智能,更適合個人需求。除此之外,圍繞#區(qū)塊鏈的討論主要集中在互聯網的信息安全。
具體來看,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討論度增長最快的是以下五個話題:
1.#Immersiveretail(#虛擬銷售)
2.#XRmilitary(#擴展現實技術與軍事)
3.#AIandarts(#人工智能和藝術)
4.#Mixedrealityineducation(#教育領域的虛擬現實)
5.#Immersiveentertainment(#虛擬娛樂)
許多Twitter受眾熱烈討論#擴展現實技術如何運用在軍事領域,以創(chuàng)造沉浸式且真實、安全的戰(zhàn)斗場景和訓練環(huán)境。此外,#AI技術幫助藝術家們打破了國界,進一步創(chuàng)新;而自動化的應用簡化了音樂創(chuàng)作,AI智能寫作或將改變文學創(chuàng)作的未來。對于出海企業(yè)來說,邀請受眾一起參加品牌活動與實驗,增強活動的沉浸體驗與互動體驗顯得尤為重要。
2.對科技未來充滿期待
對比2016年第一季度數據,2019年第四季度數據顯示,Twitter上圍繞#科技和效率的對話上升了61%,人們紛紛探討科技的優(yōu)勢,特別是更高效的日常生活,例如:更智能的家居和更便捷的購物。同時,圍繞#科技與互聯互通的對話也不斷增多(188%),人們對科技可以增進聯系的能力特別興奮,這份興奮在5G公布后達到了高峰。
具體來看,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討論度增長最快的是以下五個話題:
1.#5G
2.#Futureofwork(#未來的工作)
3.#Futureofretail(#未來的零售)
4.#Driverlesscars(#無人駕駛汽車)
5.#Smartcities(#智慧城市)
在#5G成為熱門話題之后,越來越多Twitter受眾注意到中國對5G發(fā)展的貢獻與努力,并熱烈探討5G對日常生活的意義。同時,隨著新零售技術進入生活,線上購物與零售會更加“身臨其境“,從AR鏡子到AI客服,#未來的零售將為購物者和零售商帶來更快速、便捷的體驗。因此出海品牌可以在產品或服務中加入對更高效、更具科技感的未來的暢想,調動受眾的興奮度和參與感。
3.關于科技倫理的思考
科技進步也帶來了另一種思考,即科技倫理的邊界到底在哪里?人們在享受科技自動化為生活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在擔心科技對安全和經濟的發(fā)展意味著什么?對比2016年第一季度數據,2019年第四季度數據顯示,Twitter上關于#科技倫理的話題數量上升了158%,關于#對機器人和自動化的恐懼增長了103%。
具體來看,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討論度增長最快的是以下五個話題:
1.#EthicalAI(#有道德的AI)
2.#4IR(#第四次工業(yè)革命)
3.#Jobautomation(#工作自動化)
4.#Screentime(#屏幕使用時間)
5.#Dataguardians(#數據保護)
越來越多Twitter受眾就#有道德的AI進行討論,他們認為責任和透明度是核心問題,并且希望看到AI應用于創(chuàng)新領域——尤其是自動駕駛汽車、數字健康等行業(yè)的通用原則。此外,“#第四次工業(yè)革命有什么問題?”成為了人們的關鍵疑問,Twitter受眾廣泛認為我們對革命的準備不足,尤其是涉及到人工智能和區(qū)塊鏈對勞動力的影響時。對于出海品牌來說,積極展示企業(yè)在保護隱私和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上面做出的貢獻,消除消費者的安全隱患成為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