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YouTube已經(jīng)針對平臺上允許發(fā)布的內容,施行了更加細致且嚴格的審核標準。對于違反社區(qū)準則的內容,在不太極端的情況下,通常會取消視頻的相關收益(去貨幣化),意味著創(chuàng)作者可能在發(fā)布有潛在問題的內容時蒙受經(jīng)濟損失。
不過從近日更新的廣告政策來看,谷歌還是適當放松了YouTube的內容管制,比如允許在視頻的前30秒內爆出一些粗口(比如Sh*t和B*itch),但f開頭的詞匯顯然還是要克制一下。
其次,創(chuàng)作者被允許在縮略圖和媒體內容中原封不同地使用“見鬼”(Hell)和“該死”(Damn)等字樣,此外在某些調侃情況下的成人話題也不會受到懲罰。
該公司進一步解釋到,其正在擴大教育、紀錄片和新聞內容的貨幣化能力,且可能涉及與緝毒等執(zhí)法行動有關的暴力和敏感內容。
對于存在一定爭議的問題,YouTube也會適當放寬貨幣化的限制,比如可在視頻中展開非圖像化的客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