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戰(zhàn)“疫” 跨境企業(yè)如何應對疫情的全球蔓延?

來源:昕銳社
作者:昕銳社
時間:2020-03-13
2242
疫情已對中國外貿出口產生影響,全球疫情傳播若持續(xù)升級,中國外貿進口也將同步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全球供應鏈正常運轉。

截止2020年3月12日上午8時,海外新型冠狀病毒確診人數(shù)超過45000人,亞馬遜全球主要站點9大區(qū)域無一幸免,此前疫情已對中國外貿出口產生影響,全球疫情傳播若持續(xù)升級,中國外貿進口也將同步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全球供應鏈正常運轉。

微信圖片_20200313101803.jpg

圖源:百度


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跨境企業(yè)還面對著物流、供應鏈、復工難、海外買家失去信心等各方面問題,賣家們應當如何調整營銷策略以應對疫情?


跨境電商市場趨勢展望


在疫情影響之下,很多賣家迫切地想知道 2020 年中國跨境電商何時能恢復正常?今年的市場會有什么新的趨勢?如何把握在疫情過后的市場供需之間的缺口,調整疫情過后的選品和出口策略。


在亞洲,除了韓國就屬日本疫情最嚴重,東南亞等國并沒有出現(xiàn)太大恐慌。對跨境電商影響最大的還屬歐美國家,其中美國權重最大。雖然美國對外宣稱具體患病人數(shù)不多,但實際上這個數(shù)字可能超過這個比例,因為美國地廣人稀,再加上流感肆意,所以要想確診新冠狀病毒是一件很費時費力的事情。


根據海外消息,現(xiàn)在美國部分居民都有些恐慌,開始大量囤積生活必需品,很多線下超市基本生活材料都被一掃而空,這可能助漲生活必需品的在線銷售。但對于美國跨境賣家來說,倉庫貨源緊缺,力不從心。


同時,東南亞疫情也刺激了電商市場,據美國 CNBC 網站報道,受疫情的影響,東南亞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網購。電子商務公司 Lazada 在新加坡收購的雜貨零售公司 RedMart 表示,線上訂單量急劇上升,達到平時 RedMart 每周平均訂單量的 3 倍多,且需求持續(xù)上升。


短期來看,東南亞電商市場在 1-2 個月處于不利影響,中國商家跨境業(yè)務受影響較為嚴重,供應鏈、物流等對本地銷售的影響巨大。但隨著中國和東南亞疫情逐步被控制,相關業(yè)內人士預計 3 月份中下旬東南亞市場會逐步恢復,但部分商品短期價格提升。


長期來看,疫情會加速東南亞電商發(fā)展。最近,筆者近期參加的一次線上活動中,業(yè)內人士也建議商家在疫情期間可以研究市場背景和商品銷量等數(shù)據,專注如何塑造品牌價值,還需要思考供應鏈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可以在疫情之后應對爆發(fā)性需求,通過這段時間打造品牌的競爭力、復購率、用戶粘性等,把短期需求打造成長期需求。


中國企業(yè)出海走勢


Tradingeconomics 的預估數(shù)據,在第 1 季度中國的總體出口量會大幅降低,并在 4 月份達到冰點,預測在 5 月份之后出口會逐漸回溫,建議商家抓住 5-7 月(第 2 季度)這波上升趨勢并提前為此做好準備。 

微信圖片_20200313101810.jpg

圖片來源:Google GCS

出海目的地展望

目前中國主要出口目的地為美國、中國香港、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其中美國、德國、英國和法國也是我們大多數(shù)賣家的目標市場。此次疫情由于物流延遲、貨物拒簽等原因對所有國家出口目的運輸都有影響 。

而在過去 5 年,東南亞一直是全球電子商務增長最快的地區(qū)之一。自 2016 年以來,隨著全球投資者加大投資、采用更好的電子商務技術,電子商務行業(yè)的發(fā)展提速明顯。印尼電商獨角獸 Tokopedia、Bukalapak 和 JD.id,此外還有騰訊投資的 Shopee、阿里控股的 Lazada、越南的 Tiki 和 Sendo、泰國的 Central 等,如此擁擠的市場也表現(xiàn)了東南亞電商的強勁活力。

在這段特殊時期里,海外市場的消費者對季節(jié)性商品需求不變,甚至某些商品受疫情影響會可能會有突然的需求。而目前來看,排在機械設備之后,傳統(tǒng)的紡織服飾是我國排名第 2 的出口品類。


除此之外,熱門出口品類還有玩具、燈飾、家居等,值得注意的是室內娛樂類產品是僅次于玩具類產品的熱門類別。

由于疫情的影響,這些重點的出口品類在海外市場的供給會經歷短缺或者延遲的問題,所以我們可能會在第 2 季度看到這些商品的需求會有爆發(fā)式的增長。所以我們建議大家可以在疫情恢復的時間里,優(yōu)先選擇考慮這些熱門品類,提前做好生產和運輸計劃。

隨著疫情的快速爆發(fā),將在影響日韓等近洋航線出口的基礎上,增加對日韓等近洋航線進口的影響,生產端的原材料、中間品以及消費端的產成品運輸需求,將受到影響。同時,歐洲疫情升級也將進一步沖擊我國外貿出口和港航產業(yè)。歐洲疫情主要集中在意、德、法、西四國,其中以意大利為重災區(qū)。如若歐盟無法有效控制疫情傳播,后續(xù)必將迫使更多國家采取嚴格的隔離防控措施,這將大幅壓縮汽車、電子、紡織服裝和商貿零售等行業(yè)的消費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遠東-歐洲航線布局了全球20%的集裝箱船運力,如若運輸需求出現(xiàn)大幅下滑,投入歐線的超大型集裝箱船,很難轉入其他航線運營,這無疑將對大型航運企業(yè)的盈利產生較大沖擊。

對于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的體量較大的出海賣家來說,影響相對較小,在備貨和物流方面準備充足,能夠滿足正常的運營和貨品供應鏈,對于這部分賣家來說,此時正是調整廣告預算,抓住時機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同時進行拉新的大好時機。

對于尚處于發(fā)展中階段的中小型賣家來說,由于本身體量的限制,備貨數(shù)量較小,同時國內工廠復工受到限制,進一步加劇了備貨難度。同時,中小型賣家不具備較大品牌的用戶忠誠度,一部分海外買家容易受到疫情影響而產生不信任感,進而影響購買和退貨比例。建議針對可售產品調整廣告投入,清一波庫存,積累用戶。

基礎設施完善的頭部客戶,擴大市場份額+處理滯銷商品,避免因為過于保守的投放方式而錯過增長良機;對于發(fā)展階段的中小客戶,上層拉新配合下層管控,調整廣告策略,適度降低廣告預算;

微信圖片_20200313101819.jpg

中國采取的強力措施,讓疫情快速抑制,這讓復工復產整整提前2個月,讓疫情對中國影響最大程度降低了。國內的制造業(yè)尤其是醫(yī)療資源成為賣方市場,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本次疫情確實對于整個跨境行業(yè)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它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是挑戰(zhàn)也伴隨著機遇,怎樣能夠把影響轉化為正面提升,希望能為出海賣家們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原文鏈接:點擊前往 >
版權說明:本文內容來自于昕銳社,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快出海對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管理員(zzx@kchuhai.com)刪除!
掃碼關注
獲取更多出海資訊的相關信息
個人VIP
小程序
快出海小程序
公眾號
快出海公眾號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投稿采訪
投稿采訪
出海管家
出海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