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西式快餐,大家必想到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之類,它們門店多、名氣大,經常出現在媒體報道中。其實國內還有一個西式快餐品牌也很厲害,不同的是它不高調,只悶聲賺錢,西式快餐隱形冠軍這個稱號,非它莫屬。
說到西式快餐,大家必想到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之類,它們門店多、名氣大,經常出現在媒體報道中。其實國內還有一個西式快餐品牌也很厲害,不同的是它不高調,只悶聲賺錢,西式快餐隱形冠軍這個稱號,非它莫屬。
![微信圖片_20221118113315.jpg 微信圖片_20221118113315.jpg](https://img1.kchuhai.com/ueditor/image/20221118/6380436869362602871331497.jpg)
? 400家薩莉亞和2200家必勝客比拼,誰厲害?
? 薩莉亞在一二線市場還有很大發(fā)展空間,同時也有亟待解決的瓶頸。這是一個主打意大利菜的快餐連鎖品牌,但千萬別誤以為它就是意大利餐飲品牌。薩莉亞1967年創(chuàng)立于日本,靠著“平價意餐”這一差異化定位,63年不敗,在亞洲開出了1500多家直營門店,其中近400家在中國。財報顯示,2019年薩莉亞企業(yè)營收1540億日元(約100億人民幣),其中大中華區(qū)營業(yè)額達339.3億日元(約22.01億人民幣)。對比國內最大的意式快餐品牌必勝客,百勝中國招股書顯示,必勝客中國有2200家店,2019年營收為20.45億美元(139.78億元)。把兩個品牌門店數量和營業(yè)額進行換算,薩莉亞的營收跟必勝客差不多,但關鍵是,薩莉亞的客單價只有必勝客的一半。也就是說,薩莉亞的生意比必勝客更好,接待的客人更多。同時,財報顯示去年薩莉亞日本市場發(fā)展疲軟,萎縮了4.2億日元,但大中華區(qū)市場卻顯出了強勁的爆發(fā)力,營業(yè)額增加40.2億日元(約2.6億元),可見其中國門店發(fā)展得非常好。在國內餐企紛紛叫囂市場越來越難以捉摸,利潤微薄,生存越來越難的時候,這個靠“平價”出位的日本快餐品牌卻活得如魚得水。它是怎么做到的?![]()
“意大利沙縣小吃”和“西餐界的名創(chuàng)優(yōu)品”
薩莉亞2003年進入中國市場,首家店開在上海南丹路上,生意非?;鸨?。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在此后長達5年的時間內,幾乎每天傍晚,這家薩莉亞門口都會排起數十米的長隊。17年過去了,類似的排隊現象仍持續(xù)出現在它的很多門店中。與味千拉面、吉野家等日本餐企通過與國內企業(yè)合作,授權品牌運營不同,薩莉亞的海外400多家門店全部自己直營。企查查顯示,其目前在內陸有3個子公司,分別位于上海、廣州和北京。香港、臺灣也分別有子公司。而內陸的3家公司皆由其日本公司獨資持有,而且高管也都是日本人。在中國,薩莉亞一向低調,除了打折,鮮少做品牌軟文宣傳,管理層也幾乎不在媒體報道中出現。但在知乎上,單一個“為什么薩莉亞的西餐能賣這么便宜”的文章就能獲得1.4萬贊,以及1400多條網友評論??梢?,薩莉亞在普通消費者中有極高的知名度。而對于這個品牌的評價,大家給的非常一致:“平價實惠”“便宜好吃”“劃算”,因此很多人還叫它“意大利沙縣小吃”“西餐界的名創(chuàng)優(yōu)品”“窮人的幸福天堂”等外號。有人說:薩莉亞是唯一一家,進去了有底氣把菜單都上一遍的西餐廳。意面10~20元一款;披薩系列18元起;海帶絲、烤菠菜、萵筍絲等前菜7元一份;連葡萄酒都有36元一瓶的,可樂、咖啡、奶茶等飲料更是可以無限續(xù)杯!一個人可以毫無壓力點三四個菜,人均也不過是35元左右。而這個價格,在必勝客只能吃到一份意面或者半個披薩。不僅如此,35元還可以吃得很豐富,消費自由度很大。薩莉亞的菜單上有沙拉、披薩、意面、甜點、濃湯、飯類、焗類、葡萄酒、飲料等11大品類,約100種產品。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從不做套餐,吃什么全由消費者自己搭配,絕不強行拼湊。據說這是意大利的飲食文化,薩莉亞一直保留著。因為便宜實惠,薩莉亞吸引了一大批看中“性價比”的學生黨和普通工薪階層。一位網友表示:“我不止一次在薩莉亞看到爸爸慷慨地對孩子說,想吃什么隨便點,一個能讓工薪家庭的父親對孩子說出‘隨便點’的西餐廳,這就是它最偉大的地方?!?/span>當然,在大部分人大贊薩莉亞平價的同時,也不乏有人說:便宜是便宜,就是味道不怎么樣。一位網友的評價也很絕:比他好吃的一定比他貴,比他便宜的一定沒他好吃,既比他便宜又比他好吃的,一定不能開發(fā)票。35元的人均,收益每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長;新店也在不斷開,每年增加門店上百家……在國內物價蹭蹭上漲,餐飲行業(yè)成本節(jié)節(jié)攀升,利潤越來越薄的當下,相信大家跟觀察君一樣好奇,薩莉亞究竟是如何保持“平價”定位,維持營收的穩(wěn)定增長的?首先,薩莉亞的平價和創(chuàng)始人的理念、品牌基因有關。正垣泰彥創(chuàng)辦薩莉亞時還是一個在讀大學生,他對餐飲滿懷熱情,但第一家店開業(yè)時生意并不好。為了改善狀況,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將菜品價格下降70%,但品質不變。因為降價,薩莉亞生意肉眼可見的變好。而他也漸漸悟得了一個道理:“真正好的東西,應該既便宜又好吃”。后來,意大利菜在日本流行,他將餐廳聚焦做意餐,最終確立了“平價意餐”的品牌定位。圍繞“平價”這一定位,薩莉亞探索出了一系列降低成本的運營和管理手段。這些方法,在國內餐飲行業(yè)人工、房租和原材料都日益昂貴的今天,尤其有參考意義。“美味=原材料”,這是正垣泰彥的美食觀,因此他非常注重食材的品質、采購、以及菜品的組合搭配。在薩莉亞只有幾家店時,他就提出了“薩莉亞60年構想”,希望建立從產地到門店的一條龍的制造直銷系統(tǒng),去除中間環(huán)節(jié),用最低的價格獲取優(yōu)質食材。現在這個構想已經基本實現。薩莉亞建立了一套垂直采購體系,原材料的采購、制作、銷售均由公司負責完成,公司有一整套明確的采購指標,全權操作直營門店食材的采購,并由中央統(tǒng)一配送,節(jié)省了間接的人工費用及中間供應商的費用。以意面為例,據紅餐網報道,其意面是集中采購的意大利進口巧意(LIGUORI)。通過集中采購、簽訂合作協(xié)議,用很低的價格拿到了巧意。據悉,他們這款巧意(LIGUORI)的價格比必勝客的DIVELLA更貴,但成品的價格卻比必勝客便宜一半。這就是規(guī)模采購的優(yōu)勢,降低成本的同時保障了品質。除垂直采購外,為了保證食材供應穩(wěn)定以及品質穩(wěn)定,薩莉亞還建立了上游種植基地和養(yǎng)殖基地,完成自產自銷。據了解,在日本,薩莉亞的自營農場面積約有330萬平方米,每年都能為餐廳提供質量穩(wěn)定的蔬菜、牛肉等食材。他們甚至參與到食材種植環(huán)節(jié)中,例如它家用的番茄,種子是他們參與自主研發(fā)的,種出來的番茄比普通番茄果肉更緊實。去過薩莉亞用餐的人應該都知道,薩莉亞是高標準化的餐廳,上菜速度非??臁K麄儗ν馓柗Q自己“廚房里沒有一把菜刀”,咋一聽十分不靠譜,但薩莉亞是認真的。薩莉亞的產品不需要在門店廚房進行任何烹調作業(yè),所有能夠集中操作的廚房作業(yè),都轉移到了中央工廠規(guī)?;幚?。日本的福島、埼玉、神奈川、兵庫各縣都有薩莉亞集中烹飪的中央廚房,國內也有食品加工廠。沙拉全部切好一袋6人份;通心粉預先煮開,然后按一人份裝袋;生菜也是加工好與切細的胡蘿卜拌勻后送到各分店備用。如此一來,其門店員工只需要將加工好的食品,根據操作標準加熱、裝碟上桌就行。據悉,薩莉亞烹飪時間最長的一道菜不過8分鐘。中央廚房的規(guī)?;幚?,提高了門店的運營效率,從而加速了翻臺,而門店幾乎不用廚師,也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除了通過中央廚房提高企業(yè)運營效率,薩莉亞在用人方面也有兩把刷子。日本人工成本是國內的5倍以上,高昂的人力成本衍生出多種靈活的用工方式,比如合同工、臨時工、兼職等。為了控制人工成本,薩莉亞實行全職+兼職的用人模式,除了正式員工外,面向職人、學生、家庭主婦等無經驗人群招募兼職,挖掘臨時工的價值。以廣州薩莉亞為例,其官網顯示,公司的正式員工有1100人,小時工則達2000人,全職和兼職的比例接近1:2。薩莉亞非常注重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把員工的利用率提到最高。與國內眾多餐廳的常用的績效考核不同,薩莉亞重點考核“人時營業(yè)額”(人時營業(yè)額=總營業(yè)額÷總勞動時間),即一名員工一小時所能實現的營業(yè)額,講究單位時間內的勞動效率,以此實現較少的人力維持經營,降低勞動力成本。此外,薩莉亞有一個專門研究如何科學化工作,排除時間浪費、節(jié)約經費的部門。這個部門研發(fā)了一系列高效工作的小技巧,用來提高人效。如:- 特別設計了能自動出水的拖把,規(guī)定拖地要按“U”字拖,提高清潔的效率。
- 上菜不用托盤,因為托盤一次只能上一兩盤菜,而直接用手的話一次可以上三四盤(不適合中餐,燙手。);上菜之后回廚房要順手收走空盤子,絕不空手而歸。
- 研發(fā)不會分離的沙拉醬,省去每次3秒的搖勻步驟。如果每天出100道菜,就能節(jié)省5分鐘,這5分鐘里,員工可以干很多活了。
食材、人工、房租成本是餐企肩上的三座大山,前兩者薩莉亞都有相應解決的對策,房租成本呢,如何降低?答案是:選址“去中心化”,裝修“輕便化”。薩莉亞門店目前主要分布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這里的選址“去中心化”并不是說摒棄市中心,去郊區(qū)開店。恰恰相反,其門店大部分分布在交通方便、人流量密集的商場或者社區(qū)附近,只是并不會拿黃金地段的黃金鋪位,而是商場比較偏的位置,或者街邊的二三樓,這些地方相對便宜。因為忠實客戶多,很多人就是沖著它的價格便宜、性價比高去的,因此這樣的選址,對生意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租金成本也降下來了。至于門店裝修方面,薩莉亞更“絕”。它對店面的形狀和大小并不是很在意,裝修也以簡約、簡單為主,不搞過多的花樣。而且,其不少店鋪是承接了競爭對手關閉的門店,連一些裝修、硬件設備等都直接“繼承”下來用,省了很多裝修費用。薩莉亞通過對企業(yè)運營管理中,各個細節(jié)、環(huán)節(jié)的“死摳”,精打細算,成本得以一點點節(jié)省下來,而節(jié)省下來的這部分成本就讓利給了消費者,讓消費者以最低的價格享受超值的就餐體驗,公司也在薄利多銷中獲得長久盈利和生存空間。![]()
發(fā)展?jié)摿Υ螅w驗和服務問題也需警惕
疫情后,國人的餐飲消費更加看中“性價比”,薩莉亞的品牌優(yōu)勢更加凸顯。薩莉亞的開店節(jié)奏非常穩(wěn)定,每年也就增加百來家。目前,其上海、北京、廣州分公司各管轄著100多家門店,每個月都有好幾家新店開業(yè),這說明在這些一線城市,它還有很大的滲透空間。而隨著二三線城市消費力的提升,設備、物流等條件的完備,“高性價比”的薩莉亞完全有向二三線城市下沉的優(yōu)勢。國內餐飲行業(yè)這幾年百花齊放,特色品牌層出不窮,極大地滿足了消費者的體驗式就餐需求。與此同時,中式快餐也已經走過一昧模仿洋快餐的階段,探索出做好中式快餐本土特色的方法,爆發(fā)出很強的品牌勢能,如老鄉(xiāng)雞、大米先生、和府撈面等體驗式快餐的迸發(fā)。洋快餐的光環(huán)漸漸消失,生存空間受到明顯擠壓,頭部品牌如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也紛紛開始探索本土化發(fā)展策略。反觀薩莉亞,變化是極小的,客單價沒怎么漲、菜單維持著一貫的風格、品牌形象和門店風格也都沒怎么變。這有好有壞,價格不漲固住了一大批老粉,但對于新的年輕消費者的吸引力呢?為了降低企業(yè)成本,保持“平價”特色,薩莉亞有意不重視門店面積,以及裝修美觀舒適度,這在前幾年無可指摘,畢竟人均客單價擺在那里。但隨著國內年輕消費者看中就餐體驗,對餐廳環(huán)境、服務等的要求提高,薩莉亞的短板就逐漸顯露出來。在點評平臺上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多數消費者表達了對薩莉亞高性價比的贊賞,但其中仍不乏對其服務和就餐舒適度不高的評價,其中“服務態(tài)度差”“空間小,太吵”的評價頗多。而薩莉亞的大部分門店看起來也確實比較老舊,有年代感。或許也是注意到這一點,去年開始,薩莉亞華南、華北公司開始進行門店裝修的升級,2.0版的薩莉亞仍是簡約風的,但更加時尚明亮,符合年輕人的審美。至于服務的問題,可能要通過加強員工培訓和培養(yǎng)本土化團隊解決。文章此前提到,薩莉亞的海外門店全部獨資直營,高管也是日本總部直接派駐,這能更好地執(zhí)行總部的理念和政策,保證企業(yè)經營特色的一致性,但管理問題也有。首先是國內餐飲市場日新月異,這些外來團隊要準確把握住本土市場的需求變化并不容易,如何將中國的服務需求和標準融入到薩莉亞的運營管理中,提高員工的服務水平,很考驗團隊的能力。
立即登錄,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