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幾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機,手機里充斥著各種APP、網站等。
然而,手機的使用安全問題,也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下面,來看一個關于手機使用安全的案例:
小王,是一名大三學生,在這個社交平臺泛濫的年代,她的手機里也有很多社交類APP,經常在各種社交APP里曬自拍、美食,出門游玩,經常定位打卡。
她所有社交APP的賬號密碼,都設置為生日的日期,有一天她發(fā)現某個社交APP賬號被盜了,她自己也沒有登錄什么不明網站,怎么會被盜了?原來,她每年生日都會準時準點的在社交APP里發(fā)布相關的動態(tài),剛好就被有心人“記住了”。
所以,手機的使用安全需要特別關注。畢竟,人們的手機里可不止是社交類APP,還有很多APP里直接鏈接著銀行卡等,涉及了賬號及資金安全。
那么,關于手機使用安全,哪些操作是不能做的?
01 個人信息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有些人喜歡在朋友圈、微博,或者其他社交網站上曬自己的出行情況、私人照片、護照、生日具體日期、定位打卡等。
其實,這樣做也是很不安全的。畢竟社交平臺是個半公開的網絡環(huán)境,像微博上就是直接完全公開了,什么人都有可能看到你發(fā)的動態(tài)內容,要是被“有心人”盯上,那就不好了。
02 網絡使用安全
網絡使用安全,這里說的是具體操作,比如:掃二維碼、點擊不明網址、登錄不知名的WiFi等。
公共場所不要隨意“蹭”WiFi,公共場所鏈接WiFi需要確認名稱,沒有密碼的公共WiFi謹慎使用,切勿填寫個人信息。
還有,人們已經習慣了掃碼支付,掃碼領去優(yōu)惠券、掃碼填寫信息等,不知名的二維碼,不要隨意掃,萬一帶來風險怎么辦?
手機有時候會收到莫名其妙的短信,同時帶不知名的鏈接,千萬不要隨便點擊,更不要點擊進去,填寫個人相關信息。
03 賬號信息安全
網絡安全對普通人來說,還有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賬號密碼。很多人為了圖方便,常常用自己或親人的生日作為賬號密碼。
再加上,你要是身份證丟了?或者是有時候你在社交平臺曬生日情況,剛好被人利用了,那可就糟糕了。
所以,還是建議大家,不要把各種APP、網頁賬號的登錄密碼設置為生日日期,最好是隨機的數字+字母組合,再加上一般賬號都會綁定手機號,必要時候,可以使用驗證碼短信作為登錄、注冊、改密、支付等重要輔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