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海外客戶的采購周期和采購習慣,能夠讓外貿人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客戶眼前。相較于激發(fā)客戶需求,在客戶有需求時出現(xiàn),無疑會更容易成交一些。
采購周期
海外客戶采購一般會集中在兩個時間段,一個是9月10月尋找,11月篩選,12月下單,這是為上半年的銷售而準備的。另一個時間段則是在3、4、5月份尋找,5月份篩選比較,6月下單,這則是為了下半年的銷售而準備的。
因為年末有由各大節(jié)日組成的銷售旺季,包括圣誕節(jié)、黑五、網一、感恩節(jié)等,所以大單子一般會集中在3到6月份。
Ueeshop溫馨小貼士:這兩個時間點也是展會密集舉辦的時刻,但在展會前,采購商就會開始收集供應商信息,然后再到場洽談,所以外貿人最好提前1到3個月,就在線上進行推廣。展會時間較短,要想提高成交率,就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更換供應商的原因
俗話說打蛇打七寸,外貿人要想提高成交的可能性,就需要充分了解采購商的情況、采購商的目的等。
通常來說,海外客戶更換供應商的原因有兩類,一個是對原先的供應商不滿,原先的供應商可能存在質量、價格、服務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為了降低采購風險。要想說服這部分采購商,那外貿人就需要找出令采購商不滿的點,然后再針對性地進行談判。
另一種則是尋找新的產品,原先的供應商沒有及時跟上產品和技術的迭代,產品競爭力被大大削弱,自然就會被替換掉。因此如果有產品和技術上的突破,外貿人就需要大規(guī)模的進行宣傳,讓采購商知道這個信息,從而進入被選擇的范圍內。
采購習慣
歐洲買家:歐洲買家普遍采購的特點為多款式,但數(shù)量少,同時他們非常注重工廠的研發(fā)能力。此外歐洲買家也會比較注重產品的環(huán)保性和安全性,所以外貿人需要備齊各種安全認證、資質認證等材料。
中東買家:中東采購商有宗教信仰,所以禁忌事項是比較多的。中東買家大多喜歡討價還價,不過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也不高。
北美買家:北美買家對包裝要求比較嚴格,同時對工廠人員管理方面也會比較重視,包括是否尊重勞動法、是否雇傭童工等。
各國采購商不管是采購習慣,還是談判風格,都是存在巨大差異的,所以外貿人還是要深入地去了解一下,然后根據(jù)不同國家的采購商,制定不同的策略,這樣成交的概率才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