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沒有理解“價格不是決定成交的終極原因”
經常把價格作為最大的優(yōu)勢或是最大的困難,事實上一味的低價策略并不能幫你拿下客戶。
02、粗心,沒有養(yǎng)成復查的習慣
粗心是外貿工作的大忌,無論是訂單金額、數量、生產安排等都需要細心反復核對,一旦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點小差錯,都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03、只找客戶不跟進
只沉迷在找更多的客戶,卻不花時間在研究怎么分析客戶,跟進客戶,轉化客戶上。
04、缺乏耐心
做外貿是一個“厚積薄發(fā)”的過程,產品知識、客戶資源、開發(fā)經驗等都需要長時間積累,才能在某一個節(jié)點爆發(fā)。
05、沒有商業(yè)機密概念
我們做外貿,公司里的所有資料,供應鏈信息,服務方信息,客戶信息等都不能外泄。
06、不熟悉產品知識
對產品、工藝、設備、標準、產能等不夠熟悉,溝通中讓客戶明顯感覺到不夠專業(yè)。
07、把工作做成“傳話筒”
把工作完全做成老板和客戶之間的“傳話筒”,沒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08、習慣于被動等待
不明白當外貿業(yè)務員,核心是銷售,不能干等公司分詢盤,要通過谷歌搜索、SNS平臺等方式主動出擊,抓住潛在客戶。
09、害怕客戶來訪
客戶來訪,明明是鍛煉口語和聽力的好機會,卻害怕客戶來訪。
10、缺乏接待禮儀培訓
缺乏商務禮儀知識,不了解貼、合、躬,不懂接待客戶座次,以為客人說沒關系就真的沒關系了。
11、打斷客戶說話/著急表達自己
與客交談中不懂“細傾聽、勿插話”,此為人際交往之大忌。
12、不關心行業(yè)資訊
不關心行業(yè)動態(tài)和形勢,不關心相關政策,連當下匯率、經營產品的退稅率都不清楚。
13、沒有復盤習慣
開發(fā)過程資料沒有保留,不善于總結復盤,無法復制自己的成功案例。
14、忽視發(fā)郵件細節(jié)
例如發(fā)郵件忘記發(fā)附件,補發(fā)時不交代,回復或轉發(fā)郵件時不署名,郵件、文件字體字號混亂,西文內容卻用中文標點等。
15、客戶跟進方式單調
一味追著客戶問是否下單,不懂通過全球采購商等工具調查客戶背景,從其他地方找突破口。
16、報價無有效期
尤其是疫情期間,海運一天一個價,原材料價格浮動,匯率浮動,報價時不標注有效期就是自己埋下爭議或被動的可能。
17、收到客戶郵件不分析就回復
收到客戶的郵件,不做深入分析,不研究客戶痛點,馬上就回復。
18、客戶不回復就放棄
客戶沒回郵件就放棄跟進,沒有用郵件系統(tǒng)了解客戶有沒有打開郵件或點擊了鏈接,也不去嘗試了解不回復的原因,浪費潛在客戶資源。
19、聽不懂裝懂
和外貿客戶溝通時,聽不清或聽不懂,不和客戶確認,裝作聽懂了。
20、先把客戶培養(yǎng)成朋友
不要想跟每個客戶都先做朋友再做關系,朋友關系是需要通過長期合作來培養(yǎng)的。在初始合作階段,利益才是真正的紐帶。
21、口語不好就不打電話
口語好不是做外貿的必備項,但是加分項。緊急確認的事情,或者需要反復商討的事情,電話明顯比郵件要更有效率。
在平常工時,要有意識培養(yǎng)自己的口語能力,將來無論是參加展會還是面拜,公司都愿意把更好的機會交給你。
22、不關注外貿趨勢
無論是獨立站、SNS社交媒體渠道、短視頻渠道還是直播渠道,都沒有及時了解,一再錯過紅利期。
23、盲目發(fā)開發(fā)信
有些外貿人沒有先利用工具了解客戶的公司規(guī)模、采購實力,就盲目去發(fā)開發(fā)信,結果回復率極低,一邊抱怨聯系方式不精準,一邊又繼續(xù)用一樣的方式,開始惡性循環(huán)。
24、工作無計劃性
外貿業(yè)務員手上的工作多且雜,如果不制定工作計劃,等到工作眼面前了才處理,就容易手忙腳亂,忙中出錯。
25、忽視調查的重要性
不懂得做市場調查、競爭對手調查、客戶背景調查,直接影響成單率。
26、報交期不留空間
生產人員說什么就什么,一遇風吹草動,自己必然就陷入不義或食言的局面。
27、不懂得精細化開發(fā)客戶
對待所有的客戶都用一樣的話術和資料,不懂得通過采購商等工具調查客戶詳情,因人而異差異化對待。
28、展會太過被動
很多外貿人參加展會都是被動等客戶到訪咨詢,其實展會上同行多,客戶未必會注意到你的公司。留意進出競爭對手展位的客戶,主動上去和他們接觸,能增加很多機會。
29、過于放低身份
你和客戶是利益合作關系,想讓客戶下單,不能一直抬高客戶。比起“求”和“催”我們更要學會“勾引”,讓客戶對我們的產品主動感興趣。
30、對你的顧客想當然
不要理所當然的認為顧客在你這兒購買過一次,就會成為你的終生顧客。一定要做好老客戶維護,把客戶培養(yǎng)成定期下單的老客戶。
31、簡單報價
很多外貿業(yè)務員經常只報一個價格給客戶。但是,客戶往往希望知道得更多,比如報價的有效期,交貨期,包裝方式,量大量少的情況下價格是否一樣等等。
32、沒有回答買家全部問題
要正面、完整的回答買家所有提問:能做到買家的要求,明確告知;不能做到的,就告知可替代方案。
33、讓價幅度太大
當客戶認為價格太高要求降價的時候,他們往往為了不失去客戶而給客戶大幅度的降價,甚至直接降到底線價格。實際上你一下子降價這么多,客戶會覺得你還有讓利的空間,甚至客戶會認為你之前的價格完全是坑他的。
34、停止學習
當所有人都在跑步的時候,你站在原地不動就是在后退。要不斷加深對產品、行業(yè)的認知,提升英文水平,外貿技能,管理技能等,為自己的發(fā)展助力。
35、客戶管理意識薄弱
不懂得通過CRM客戶管理系統(tǒng),將客戶分級或分類,分清主次客戶,集中精力重點開發(fā)高成單可能的客戶。
Do the right thing,not the easy one.
改變固然很難,但只要是向著終點前進,每一步都不會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