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短劇市場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應用內購收入逼近 7 億美元,與 2024 年同期的 1.78 億美元相比,增長近 4 倍;累計收入更是達到 23 億美元。
來源:sensor tower《2025年短劇出海市場洞察》
下載量同樣呈現(xiàn)指數(shù)級增長,Q1 全球下載量突破 3.7 億次,同比激增 6.2 倍,累計下載量接近 9.5 億次。
短劇“1 - 2 分鐘一集、強沖突劇情”的特點,精準契合了當下用戶快速獲取娛樂和情感共鳴的需求。
在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娛樂消費習慣愈發(fā)碎片化,短劇能讓用戶在短暫的閑暇時間里迅速沉浸其中,充分利用碎片時間放松身心。
這一特性使其在眾多娛樂形式中脫穎而出,受到大眾青睞。同時,技術進步為短劇發(fā)展添磚加瓦,AI 翻譯工具、多語言字幕技術降低了內容本地化難度與成本,助力短劇全球化。
美國市場在全球短劇市場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以 3.5 億美元的季度收入貢獻了全球 49%的市場份額。
其中,《ReelShort》和《DramaBox》在上市場展開了激烈的“雙雄對決”。
來源:sensor tower《2025年短劇出海市場洞察》
《ReelShort》通過“IP 矩陣化運營”,將短劇、網(wǎng)文、互動游戲相結合,有效鞏固了用戶黏性。而《DramaBox》則憑借高頻買量和本土原創(chuàng)劇,如狼人、吸血鬼題材,緊咬市場份額。
但是,美國市場也存在著用戶留存率普遍偏低的問題!以《ReelShort》為例,其 30 日留存率僅為 2.4%,這反映出在內容同質化的情況下,用戶很容易產生疲勞。
在美國關稅政策不斷變化中,海外短劇產量出現(xiàn)相對減少。
2025 年一季度中國對美出口影視器材同比下降 43%,而墨西哥同類產品出口卻增長 39%,這表明關稅已經推動了供應鏈的轉移。
硬件成本的上升將直接傳導至內容制作環(huán)節(jié)。拍攝設備成本方面,一部短劇所需的攝影器材、燈光設備若需從亞洲進口,關稅可能推高其采購成本 10% - 15%;后期制作成本也會上漲,東南亞等地的人工成本優(yōu)勢可能被關稅抵消,若將剪輯、特效等環(huán)節(jié)轉移至美國本土,單部短劇制作成本或增加 20%以上。
此外,短劇平臺的運營成本也將承壓。若美國對數(shù)字服務征收“對等關稅”,服務器租賃、內容分發(fā)網(wǎng)絡(CDN)等費用可能上漲,進一步壓縮平臺利潤空間。
不過,美國關稅政策也加速了短劇市場的全球化重構,東南亞、拉美等新興市場成為了新的增長極。
在東南亞市場,2025 年一季度短劇應用下載量環(huán)比增長 61%?!禗ramaWave》通過本地化策略,如泰語配音、印尼語字幕,實現(xiàn)了下載量激增 21 倍,躋身區(qū)域下載榜第六。
來源:sensor tower《2025年短劇出海市場洞察》
拉美市場潛力同樣巨大,該地區(qū)短劇下載量同比增長 69%?!禗ramaWave》憑借“霸總 + 逆襲”題材短劇,在巴西市場單日新增用戶超 10 萬,廣告收入環(huán)比增長 400%。
針對不同的市場,《DramaWave》均配備本地化翻譯字幕,在熱門廣告素材中同樣采用本地化策略,迅速擴大受眾范圍。
美國關稅政策持續(xù)加碼,或許會將倒逼短劇產業(yè)加速升級。
盡管翻譯劇仍占內容池 50%以上,但本土劇的熱值占比已超 60%。
在內容方面,成本壓力將淘汰粗制濫造的“快餐式”短劇,推動行業(yè)向《The reunion of Genius Baby》等高口碑作品靠攏,實現(xiàn)內容精品化。
在商業(yè)模式上,混合變現(xiàn)(訂閱 + 廣告 + IP 衍生)將成為主流,例如《FlickReels》通過短劇 IP 開發(fā)手游,單用戶 LTV 提升 50%。在全球產能方面,短劇制作可能形成“美國劇本 + 東南亞拍攝 + 拉美發(fā)行”的跨區(qū)域協(xié)作模式,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當下,短劇出海的發(fā)展態(tài)勢正從以往追求“賺快錢”的模式,邁向“長線運營”的新階段;從“粗放式增長”的野蠻擴張,步入“精細化運營”的成熟路徑。
面對關稅風暴的挑戰(zhàn),唯有將“中國劇本工業(yè)化能力”與“本土文化洞察”深度結合,以本土化內容為矛、以技術創(chuàng)新為盾、以全球產能為基,才能在全球娛樂版圖中占據(jù)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