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27日凌晨消息,據報道,微軟今天發(fā)布了該公司的2022財年第一財季財報。報告顯示,微軟第一財季營收為453.1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371.54億美元相比增長22%,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為同比增長20%;凈利潤為205.0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38.93億美元相比增長48%;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調整后凈利潤為172.1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4%,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為同比增長22%?!?/p>
財報發(fā)布后,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CFO艾米·胡德(Amy Hood)和首席會計官愛麗絲·卓拉(Alice Jolla)等公司高管出席了隨后舉行的財報電話會議,解讀財報要點,并回答分析師提問。
以下為此次電話會議的內容: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Keith Weiss:薩提亞,我的問題有關前沿計算領域的機遇,在開場白的部分您也提到了這一點,而且無論是在投資者還是技術人員之間,這一話題熱度很高。您能否與我們談談如何把握這一機遇,以及微軟在該領域的架構方法。另外,能否從CDN(內容交付網絡)的角度談一談微軟在競爭對手前保證自身競爭優(yōu)勢?
薩提亞·納德拉:我們始終讓Azure保持分布式計算架構。換句話說,即便是在五年前,當談及混合計算時,我們的想法便是上云,進而擁有分布式的云上基礎設施架構。因此,提及云上前沿技術,我們擁有多云控制平臺,無論是5G,還是計算機如何以數據低延遲率訪問工廠、醫(yī)院、或是任何你想玩xCloud游戲的城市,我們都能夠實現。
另外一點則是對每個云均加以處理,無論是數據中心,或是其他公共云平臺、微軟云平臺,我們都可以利用Azure作為其控制平臺,進而簡化跨云使用流程。
因此,在我看來,在當今這種分布式時代,最重要的是擁有全系列的程序設施。從管理到安全控制,再到身份認證等等,這些均可以通過Azure Arc來實現。在這一點上,微軟處于領先地位。 我們最初建構Azure也是為了適應當今的多云時代需求。雖然目前我們還處于前期起步階段,但感覺良好。
杰富瑞分析師Brent Thrill:艾米,本財季商業(yè)訂單上漲14%,但相比上財季的25%,增速有所放緩。您提到了原因可能有關Azure等,能否詳細談談?
艾米·胡德:當我們探討商業(yè)訂單的表現時,重要的是要將訂單前期承諾考慮在內,這也的確為我們造成了一些困難。但同時,這也是讓我們訂單成功簽訂的關鍵, 比如微軟的Dynamics、M365、GitHub等系列產品。在這方面,我們的管理、執(zhí)行做的很好。可以看到較高的用戶續(xù)訂度、喜人的資本回收率、超出預期的交易量,在這方面,我非常欣慰,本財季表現延續(xù)了之前財季的好勢頭。
另外,就你的問題而言,我認為重要的不是關注那些大型、長期的Azure合同,這其中存在較大波動性。但波動也會帶來更大機遇,剛剛過去的第四財季便是例子,我想本財季也會如此。
瑞銀集團分析師Karl Keirstead:艾米,我的問題有關供應鏈以及單位出貨量。投資者對微軟Windows PC非常擔心,您給出的Windows OEM與之前預期不符,并且您給出的12月Windows OEM也高于人們預期,請您對此加以解讀,談談您的看法。
艾米·胡德:PC的核心本質在于混合工作模式以及從根本上解決工作問題。這一點我們在過去幾個財季也討論過,人們也會愈加意識到這一點。
本財季PC市場存在漲幅,但也的確受到供應鏈限制。我預計第二財季也將面臨強勁需求。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供應鏈的限制。但即便如此,市場需求仍在不斷增長,特別是在第一財季與第二財季,商業(yè)領域需求強勢。這也與薩提亞提到的PC設備核心性能息息相關。
我們也的確得到了回報。在商業(yè)市場中,Windows有著強勁表現,也為我們帶來了更高的收益回報。
伯恩斯坦研究所分析師Mark Moerdler:艾米,面對通脹,至少在美國情況如此,未來政府支出可能進一步加速。您認為這種不斷增加的通貨膨脹將如何影響您的客戶和您的業(yè)務?薩提亞,在剛剛的開場白中,您提到了數字化會對世界產生緊縮/膨脹作用。您能否詳細談談云的數字化轉型如何抵消通脹壓力?
薩提亞·納德拉:在通脹環(huán)境中,首先,每個企業(yè)最先考慮的是如何保證生產力,甚至于提高生產力。即便存在一系列限制,如供應鏈限制等,你需要考慮的就是高效運作工廠,這意味著像數字孿生、模擬這樣的運行需要保證最低浪費消耗。所以我認為無論從哪一層面講,無論是腦力勞動者、一線勞動者、數字孿生等等,這都將成為公司應對通脹壓力的最佳方式,以便他們可以擁有最佳生產力,從而擁有滿足總需求的最佳能力。
所以我們要確保我們的產品可供我們的商業(yè)客戶使用,以保證他們可以在通脹的環(huán)境中順利管理。
艾米·胡德:薩提亞剛剛談及了問題的核心。來自各行業(yè)、各地區(qū)的大量客戶,出于各種原因,都希望采用數字技術。這種大環(huán)境下的加速需求促使我們提供微軟云系列產品,希望我們的云技術能幫助客戶實現目標、節(jié)約時間成本。無論成本如何,我們具備為客戶提供合適的產品組合,能夠讓客戶快速使用,解決客戶需求。許多調查也反映出客戶的確非常歡迎我們的云服務。
當然,預測某一財季或下半年情況很難。我希望我們能保證可持續(xù)發(fā)展,推動數字化、云計算,幫助客戶快速獲取價值,讓客戶覺得我們是值得信賴的顧問與伙伴。
高盛分析師Kash Rangan:當前科技市場面臨勞動力短缺問題,你們將如何應對?另一個問題有關供應鏈。微軟目前正在擴大其云服務,在這方面有著大量資本支出,能否請您詳談?
薩提亞·納德拉:在勞動力市場方面,我們要保證充分利用領英,保證每位用戶均能找到最佳經濟機遇。領英CEO Ryan Roslansky之前也曾談及工作模式的重大變革,在我看來,隨著混合工作模式的時代到來,人們都在自問:未來將如何工作?在哪工作?為什么工作?因此,我們要確保我們能夠幫助人們找到理想的工作機會,這也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另一方面,提高生產力同樣重要。無論是一線勞動者、腦力勞動者,甚至是軟件開發(fā)工程師,我們要保證可以提供他們工作所需的最佳工具,如GitHub、Visual Studio Code、Power Apps、Office 365、M365等等,都能幫助大家提高生產力。這也是我們的努力側重,畢竟提高效率也是解決勞動力短缺的根本方法之一。
艾米·胡德:本財季我們的員工數同比增長了14%。一直以來,微軟專注于成為好雇主:讓員工與微軟各有所得,實現雙贏。
你的另一個問題有關供應鏈影響,尤其是關于數據中心,畢竟本財季這方面我們支出較大。一直以來,微軟都是行業(yè)的領頭羊。正因如此,我們深知作為行業(yè)佼佼者需要的能力,雖然供應鏈影響依然存在,但我們很好地應對了問題。我們尋求了多個供應商來幫助我們度過難關,我們的團隊也做得很好。要說到具體影響,在我之前的發(fā)言中也提到了,本財季PC與Microsoft Surface供不應求,特別是對高端設備以及Xbox主機的需求。本財季我們也會密切關注廣告市場。
巴克萊分析師Raimo Lenschow:在剛剛的講話中你們談到了混合云,在這方面微軟是否有所收益?而在Dynamics中,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將工作轉移上云,越來越多的工作量也轉移上云,微軟未來的重心是否會轉移?
薩提亞·納德拉:以混合云中的經典模型為例,搬家法上云(lift-and-shift cloud model),這也是混合云的核心。我們現在仍處于起步階段。每天在于客戶的談話中,我們都在不斷規(guī)劃上云過程。有趣的是,雖然我們的客戶服務器出錯率極低,我們并不會妄稱自己是這方面的領軍企業(yè)。越來越多的公司在與Azure合作上云,如SAP等。
另外在數據方面,我之前也提到了,從Azure Cosmos DB到Synapse數據分析服務、Power BI到Synapse、Dynamics 365到Synapse,現在我們需要對數據進行真正的管理,Azure在其中有著重要作用。另外,如果想讓CI/CD等工具上云,一些現代應用軟件如GitHub、VS Studio等工具就顯得非常必要。
但最值得關注的是Microsoft Teams。Teams可以為用戶提供一個平臺,用戶可以在其中托管任何企業(yè)開發(fā)的或是第三方開發(fā)的應用程序。多數情況下,這些應用程序都構建在我們的云上,如Azure DB、Power Platform等。Teams的這種復合能力也正是獨特之處。
再一點就是多云服務。在當今的多云時代,用戶需要有控制平臺,如Azure Arc,你可以在A云平臺設計、在B云平臺測試、在C云平臺使用,它能夠讓用戶實現便捷的跨云服務。
艾米·胡德:混合云有很強的優(yōu)勢。這會是我們本財季服務器產品及云KPI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Stifel分析師Brad Reback:從本財季財報來看,微軟在員工方面存在短缺。但在未來,是否有跡象表明客戶可能會放慢他們遷移到商業(yè)云的步伐?
薩提亞·納德拉:可以說整體需求都非常強勁。無論是科技勞動力或是其他勞動力市場,人才的短缺是所有公司都要應對的問題。但至少對于軟件企業(yè)來說,我們面臨著一系列限制,不只是勞動力短缺,還包括供應鏈短缺等等。從這一角度講,應用數字技術可以有效解決問題。我認為在今天的科技行業(yè),結構性需求可能多于供應。但從某程度上來說,這對我們有利,我們只需確保自家產品最具競爭力即可。只要我們保持這一勢頭,我們就能度過難關。
艾米·胡德:消費者非常清楚應該優(yōu)先選擇哪一產品,能夠幫助他們實現目標、帶來價值。
的確,勞動力短缺為我們造成了一定影響。因此,大家也可以看到,一直以來我們都在積極投資員工培訓、技能培訓,以便節(jié)約時間成本,實現價值回報。
所以微軟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投資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從而保證我們的產品更便捷、更優(yōu)化,進而節(jié)約生產力,盡可能讓人們免受勞動力短缺的困擾。
美林美銀分析師Bradley Sills:我的問題有關工業(yè)云、金融服務制造業(yè)的發(fā)布與投資,能否為我們詳細解讀?工業(yè)云是否能夠推動Azure發(fā)展?
薩提亞·納德拉:微軟云包括Azure、Dynamics 365、Microsoft 365、Power Platform、GitHub、VS Code等等,所以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強調全系列的現代化產品,它們一道構成了微軟云服務。而工業(yè)云則更具體,如在零售業(yè)、制造業(yè)、醫(yī)療業(yè)等,我們前期收購的Nuance公司將讓我們在工業(yè)云領域愈加專業(yè)。
所以當我們談到云服務,我們不是指某一單一軟件,而是微軟云、工業(yè)云這一整體。當然最終,我們會在多領域保有競爭力,從而真正做到為客戶節(jié)約時間成本、帶來實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