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口袋深不見底,Google等大廠為了搶奪云計算市場占有率,不惜大撒銀彈,花錢買客戶,以縮小與云計算霸主亞馬遜(Amazon)的差距。科技巨頭的雄厚資金,讓他們握有龐大優(yōu)勢,能用鈔票碾壓小廠。
華爾街日報12月29日報道,2019年Thomas Kurian從甲骨文(Oracle)跳槽至Google擔任云計算部門首席執(zhí)行官之后,Google開始動用1,420億美元的龐大現(xiàn)金部位招攬客戶。過去一年來,Google入股媒體商Univision Communications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等,換取價值10億美元以上的多年云計算合約。
這些交易讓Google成了在云計算市場開疆辟土的企業(yè)中,最具侵略性的企業(yè)之一。微軟(Microsoft)也購買好幾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企業(yè)的股票,條件是這些公司必須使用微軟的云計算服務。去年甲骨文試圖購買抖音(TikTok)的多數(shù)股權,換取抖音采用甲骨文的云計算服務。本月份甲骨文宣布該公司的歷來最大交易,將斥資283億美元收購醫(yī)療記錄商Cerner,以注資云計算業(yè)務。
此種策略成功幫助Google打開市場,如今Google的云計算市場占有率升至6%、比去年高出1%,不過仍遠低亞馬遜的41%、微軟的20%。Constellation Research分析師Holger Mueller說:“沒人想干這種“花錢買”客戶的事,但是如果你是老三或老四,你必須拿出創(chuàng)意。”當前亞馬遜、微軟、Google三巨頭掌控了三分之二的云計算市場。
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營收主力是線上廣告,八成銷售源自于此。該公司投資人認為,Google云計算是最具潛力的增長領域,也是多樣化發(fā)展的最佳所在。Google云計算從2020年開始公布財務數(shù)據,2021年1~9月該部門的營收高于2020年年度總和,今年全年該部門規(guī)模估計將增長50%至192.6億美元。
三成傭金飛了?韓國帶頭禁“蘋果、Google稅”歐美恐跟進
Google為何錢多到花不完?部分原因是該公司對網絡有極大掌控權,有如山寨大王,能向其他企業(yè)收取過路費。
路透社、華爾街日報報道,8月31日韓國國會通過法案,蘋果和Google等大型應用程序(App)商店的運營商,不得強迫軟件開發(fā)商使用兩大科技巨頭的付款系統(tǒng)。此舉將讓蘋果和Google無法通過應用程序內購(in-app purchases),坐收豐厚傭金。
蘋果和Google靠著專屬付款系統(tǒng),抽取30%傭金,此種做法被稱為蘋果稅或Google稅,招致全球批評。韓國開第一槍,出手削弱兩大巨頭對平臺App出售數(shù)字商品的壟斷地位。蘋果和Google的韓國App商店必須開放其他的支付系統(tǒng),將會傷害兩家公司的傭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