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市場在游戲產(chǎn)業(yè)的歷史上占有特殊地位。這里是任天堂(Nintendo)、世嘉(SEGA)和索尼(Sony)等頭部主機廠商的故鄉(xiāng),同時還誕生了許多享譽全球的游戲IP。毫無疑問,日本一直是全球游戲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近年來,日本的手游產(chǎn)業(yè)依然在快速發(fā)展。
10億美金級產(chǎn)品
由GungHo Online Entertainment在2012年推出的《智龍迷城》(Puzzle&Dragons)是全球最早突破10億美元營收總額的免費手游之一。由Mixi公司在2013年推出的《怪物彈珠》(Monster Strike)也隨后達成了這一成績。自2014年1月以來,這兩款游戲總共創(chuàng)造了137億美元營收。
除此之外,營收總額突破10億美元大關(guān)的日本游戲還包括Sony旗下Aniplex公司開發(fā)的《命運·冠位指定》(Fate/Grand Order)、Bandai Namco公司開發(fā)的《七龍珠Z:爆裂大戰(zhàn)》(Dragon Ball Z:Dokkan Battle)以及Line Corporation開發(fā)的《迪士尼嘉年華》(Disney Tsum Tsum)。
早在2014年,日本手游市場就創(chuàng)造了56億美元的全年營收,占蘋果應(yīng)用商店和Google Play平臺全球玩家支出總額的29.2%。日本市場隨后在2015年達到頂峰,其營收占全球總額的30%。
隨著美國和中國市場的崛起,日本手游市場的營收總額占比在2019年下降到了23%,但仍然接近全球總額的四分之一;營收總額也在2019年創(chuàng)下了145億美元的新記錄。在2014-2018年間,日本市場始終在全球蘋果和Google Play游戲市場暢銷榜中位居第一,直到2019年和2020年第三季度才被美國超過。
本土游戲占主導(dǎo)
在營收方面,本土廠商依然在日本市場占主導(dǎo)位置。在2016年1月1日到2020年9月30日期間,日本市場最暢銷的10款手游中有8款都來自本土廠商,其中有7款游戲在該時間段內(nèi)的營收總額超過10億美元。同樣進入前十名的《寶可夢GO》(Pokémon GO)雖然由美國廠商開發(fā),但其IP也來自日本。
在2020年1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全球銷量最高的十家游戲廠商中,有兩家來自日本。其中Bandai Namco營收15億美元,Square Enix營收12億美元。索尼(Sony)、Konami和Mixi等廠商也在全球暢銷榜前20名中。
這意味著在2020年1-3季度期間,日本發(fā)行商占據(jù)了全球手游公司暢銷榜前20名中的1/4。相比之下,中國也有5家發(fā)行商躋身前20名,此外中國廠商旗下的Supercell和Playtika等公司也都有很好的表現(xiàn)。
在2019年,日本十大海外暢銷游戲(按海外市場營收計算)的營收首次突破10億美元,同比增長3%;國際市場營收增加2500萬美元,占蘋果和Google Play商店(不包括日本市場)全球手游營收的2.1%。截至目前為止,2020年日本十大海外暢銷游戲的營收總額已達8.145億美元,占除日本市場以外全球營收總額的1.7%。
在國際市場方面,有兩款日本手游占據(jù)了領(lǐng)先位置。《七龍珠Z:爆裂大戰(zhàn)》(Dragon Ball Z:Dokkan Battle)在2019年于海外市場收獲了創(chuàng)紀(jì)錄的2.736億美元營收,同時《命運·冠位指定》(Fate/Grand Order)在海外市場中的全年營收也達到了2.733億美元。
盡管2019年日本手游市場的營收同比增長率首次降至個位數(shù)(同比增長4%),但營收總額在去年仍增長了5.83億美元,達到145億美元。目前世界主要手游市場的增速都在放緩,日本也需要耐心等待下一個發(fā)展機遇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