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TOP25未上市游戲獨角獸,字節(jié)奪冠、米哈游Funplus躋身前十

來源:GameLook
作者:GameLook
時間:2021-06-04
14771
疫情之后,游戲公司成為了資本青睞的“香餑餑”。許多游戲以及相關的初創(chuàng)公司估值也水漲船高,據游戲業(yè)咨詢公司Games One透露,業(yè)內“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chuàng)公司)增加了很多,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時期,它們的估值已經超過了2000億美元。

GameLook報道/疫情之后,游戲公司成為了資本青睞的“香餑餑”。許多游戲以及相關的初創(chuàng)公司估值也水漲船高,據游戲業(yè)咨詢公司Games One透露,業(yè)內“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chuàng)公司)增加了很多,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時期,它們的估值已經超過了2000億美元。

在Games One近日公布的游戲獨角獸指數榜中,字節(jié)跳動、FunPlus、米哈游三家公司成功進入了Top 25。不過Games One創(chuàng)始人Evan Van Zelfden透露,由于多家中國游戲公司在歐美沒有公開的估值,至少還有四家公司有實力進入獨角獸榜單,分別為:莉莉絲游戲、英雄體育(VSPN)、鷹角網絡和疊紙游戲。

估值錯配:游戲公司到底值多少錢?

從Games One公布的達到獨角獸標準的游戲公司數量來看,未來走向IPO或者并購的企業(yè)會有很多。但他們仍是科技世界里的“稀有動物”。該公司統(tǒng)計顯示,游戲獨角獸們的平均壽命為13.2年,能夠存活超過30年的獨角獸極為少見。

游戲業(yè)的獨角獸公司很多,有些是自力更生,有些是風投支持,但Van Zelfden表示,對于這些初創(chuàng)公司來說,要找到合理的估值并不容易,很多上市公司在IPO之前的預估值往往是比較低的。

比如Unity上市前最后一輪預估值為60億美元,但如今它的市值已經超過了260億美元;Roblox最后一輪預估值為29.5億美元,,如今這家公司的市值已經超過560億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榜單里的有些估值是沒有意義的,比如Bungie估值比很多新興手游公司還低,一個公司的估值會根據最后一次交易來預估,但最近還沒有人向Bungie投資。由于多方面的挑戰(zhàn),一些游戲相關的公司已經失去了他們的獨角獸地位。比如Magic Leap裁掉了很多員工,它的估值已經從62億美元降至更低,而Improbable的估值也出現(xiàn)了下滑。

Van Zelfden提到,“至少有4家中國獨角獸沒有在歐美市場被公開估值,但他們的級別已經完全屬于獨角獸公司行列”,它們包括手游發(fā)行商莉莉絲游戲、電競直播公司英雄體育(VSPN)、二次元游戲開發(fā)商鷹角網絡和女性向游戲開發(fā)商疊紙網絡。由于非上市公司、且沒有重大投資動向,這幾家公司在歐美還沒有準確的估值范圍。

有些比較令人意外的是Wildlife估值30億美元,這是一個并沒有那么出名的手游發(fā)行商,Nexters和Moon Active也同樣如此。如果從游戲行業(yè)早期來看,育碧2000年左右的時候市值為2.5億美元,所以在上市達到數十億美元之前,它從未成為過游戲業(yè)獨角獸。

估值2000億美元:25家游戲相關的獨角獸公司都有誰?

1、字節(jié)跳動(625億美元)

雖然是做社交媒體網絡起家,但字節(jié)跳動從來沒有掩飾其進軍游戲業(yè)的決心。截至2020年底,字節(jié)跳動擁有2000名左右游戲開發(fā)者,比2019年翻了一倍,預計2021年有望增至3000人規(guī)模。

需要補充的是,這里的625億美元僅對應字節(jié)跳動游戲部分的估值,依據是彭博社對字節(jié)跳動2500億美元估值的四分之一(南華早報稱最近估值4000億美元,但投資尚未確定)。

今年1月底的時候,The Information預測字節(jié)跳動2020年收入有望達到370億美元,而去年11月,路透社預計字節(jié)跳動2020廣告收入有望達到270億美元,當時GameLook預計,字節(jié)四分之一廣告收入來自游戲公司投放。

而字節(jié)實際游戲業(yè)務主要是Ohayoo和朝夕光年兩大子品牌負責,過去一年朝夕光年重度游戲代理和研發(fā)都有了很大的起色。此外字節(jié)跳動今年還收購了有愛互娛、沐瞳科技兩大游戲公司,來自游戲的直接收入再快速增長。

2、Epic Games(287億美元)

Epic Games最早從事游戲研發(fā),《戰(zhàn)爭機器》成功之后,該公司選擇賣掉游戲IP轉做“賣水人”,深耕商業(yè)游戲引擎打造,是業(yè)內著名的游戲引擎開發(fā)商,旗下虛幻引擎打造的3A大作無數,還吸引了電影、汽車等多個行業(yè)的客戶。

如果從盈利角度來說,Epic Games最大的收入來源當屬爆款游戲《堡壘之夜》,據此前Epic與蘋果官司爆出的數據來看,《堡壘之夜》兩年收入達到了91億美元,大部分來自主機和PC平臺。

此外,Epic還在2019年底正式加入游戲商店戰(zhàn)場,推出了Epic Game Store,并且在2020年實現(xiàn)了營收7億美元以上。雖然因為購買獨占游戲而虧損4.5億美元,但Epic給出的12%抽成比對不少開發(fā)者仍有很大的吸引力。

隨著EGS用戶量的增長和簽約游戲數量的增加,Epic的游戲商店業(yè)務實現(xiàn)盈利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3、Krafton (179億美元)

Krafton是之前業(yè)內“當紅炸子雞”《PUBG》研發(fā)團隊藍洞的母公司,藍洞最早是韓國電腦神童Kim Chang-han的初創(chuàng)工作室,連續(xù)研發(fā)3款MMO失敗后被Krafton收購。

2017年,在創(chuàng)意總監(jiān)Brendan Greene的幫助下,《PUBG》迅速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PC游戲,并且對游戲行業(yè)格局帶來了重大影響,據該公司透露,這款游戲PC和主機版銷量超過7000萬套,手游下載量超過6億次,手游收入超過50億美元。

今年1月底的時候,彭博社對該公司估值為272億美元。但4月份的時候,首爾一家分析機構將其估值從30萬億韓元降至20萬億韓元,折價后的估值為179億美元。

4、Valve (178億美元)

Valve又被成為V社,其創(chuàng)始人Gabe Newell也被玩家們親切地成為“G胖”。旗下最知名的游戲為《半條命》系列、《傳送門》以及《Dota 2》。當然,該公司更大的收入來源或許是Steam游戲商店。

2019年3月份的時候,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Michael Pachter對這家公司的估值為100億美元,彭博社曾根據這個估值來預測電子娛樂領域的創(chuàng)始人財富值,用來給G胖估算最新身價,如今這個數字漲到了178億美元,但GameLook認為這個估值并不好確認。

5、IronSource(94億美元)

近幾年來,隨著手游人口紅利的消失,買量成為越來越多游戲公司離不開的獲客渠道,手游變現(xiàn)平臺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IronSource于2009年成立于以色列特拉維夫,最初從事預裝及定制化商店服務,直到2018年才開始深耕游戲品類。3月底的時候,該公司宣布將通過SPAC形式上市,估值111億美元。

不過,按照當時公布的業(yè)績來看,該公司2020年收入3.32億美元,其中85%來自游戲,因此它在列表中的估值為94.3億美元。

6、Smilegate(89億美元)

作為一家韓國公司,Smilegate的估值實際上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騰訊。這家公司最出名的產品是Cross Fire(穿越火線/CF),游戲最初是該公司與Neowiz在2007年推出的FPS作品,韓國市場由Neowiz運營,中國市場則由騰訊游戲運營。

2012年,《CF》韓服正式停運,盡管隨后重新運營,但其業(yè)績與中國市場也有云泥之別。與韓服幾經波折不同的是,《穿越火線》在中國市場的表現(xiàn)非常亮眼,不僅在端游時代成為了“3億鼠標的夢想”,還在移動平臺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很大程度上來說,Smilegate的收入甚至估值對《穿越火線》中國市場的依賴比較嚴重。

7、FunPlus(80億美元)

這是一家比較特別的中國公司,它由鐘英武創(chuàng)立于2010年,總部位于瑞士蘇黎世,最初旗下SLG手游《阿瓦隆之王》、《火槍紀元》以及《State of Survival》等游戲一直是國產手游出海收入頭部產品。

最早的時候,F(xiàn)unPlus的目標是比較休閑的模擬經營類游戲,隨后開始做SLG品類?!栋⑼呗≈酢烦晒χ?,該公司陸續(xù)打造了多個SLG產品。2014年的時候,F(xiàn)unPlus將旗下子公司點點互動作價9.6億美元出售給上海中技控股,隨后被世紀華通以69億元收入囊中。

據Sensor Tower此前透露,《阿瓦隆之王》和《火槍紀元》兩款游戲在2019年的累計收入就超過了13億美元。

Gamelook特別補充,TOP10此處理應有莉莉絲。

根據相關監(jiān)測數據,莉莉絲收入與FunPlus在海外市場基本持平,而莉莉絲國內還有多款游戲在運營中、尤其是《萬國覺醒》長期保持中國區(qū)TOP10,從這點來看,莉莉絲的估值可能跟FunPlus量級相似。

8、Playrix(78億美元)

作為一家成立了17年的游戲公司,Playrix可以說是“大器晚成”。該公司由俄羅斯Bukhman兄弟(Igor和Dmitry)于2004年創(chuàng)立,兩人很早就從事游戲研發(fā),創(chuàng)辦公司的時候將辦公司設置在了一棟居民樓的地下室,但連續(xù)多年都僅靠比較中庸的游戲“續(xù)命”。

2010年之后,Playrix開始做移動游戲,并且在2013年發(fā)布了《夢想小鎮(zhèn)(Township)》,隨后通過三消+裝飾玩法的《夢幻花園》一炮而紅,加上后來的《夢幻家園》,該公司2019年收入達到了17億美元,超過了芬蘭的Supercell。

Playrix的成功除了玩法融合之外,還在于其買量創(chuàng)意的成功。據Sensor Tower透露,《夢幻家園》每次安裝帶來的收入達到4.52美元,旗下四款游戲日活躍用戶超過3500萬人。

9、Discord(70億美元)

說起來,Discord與游戲業(yè)的淵源極深:它的成功是因為游戲社區(qū)功能,而這家公司的誕生,則是因為其創(chuàng)始人Jason Citron做游戲研發(fā)屢次失敗,從OpenFeint到《Fates Forever》,一次次的挫折最終讓他和另一名創(chuàng)始人Stan Vishnevskiy決心轉型社交網絡項目,也就是后來的Discord。

近幾年來,Discord成為了很多游戲開發(fā)者欽定的官方社區(qū),2020年,該平臺MAU達到了1.4億,每天平均下載量80萬次。

2020年底的時候,Discord融資后估值為70億美元。在2021年3月份,該公司曾被傳出估值100億美元收購案,但微軟和Discord最終取消了此次交易,索尼隨后宣布對Discord投資,但并沒有公布具體消息。

10、米哈游(46億美元)

去年,一款叫做《原神》的游戲在全球范圍打出了國產游戲的口碑,據年初米哈游透露的消息,2020年該公司凈收入突破了50億元。而按照Sensor Tower的數據顯示,《原神》手游在今年3月底的時候,收入就已經超過了10億美元,考慮到該游戲在手游、PC和PlayStation等多個平臺發(fā)布,米哈游2021年的收入顯然會高很多。

實際上,除了《原神》之外,米哈游此前的成名作為二次元風格的《崩壞學園》系列,從2013年到2016年,三款手游幫這家上海公司贏得了無數粉絲和令人羨慕的收入。

不過,米哈游并沒有如很多人預料中的那樣,繼續(xù)推出“崩4”,而是投入了數年時間和1億美元的代價,打造了讓世界矚目的《原神》。

雖然米哈游沒有融資(也不缺錢),但僅從收入來看,46億美元的估值也是相對保守的,GameLook估計米哈游2021年凈利潤估計將達到幾十億人民幣,如果按一級市場的估值方式來測算,實際米哈游估值會超過100億美金,假如未來能上市市值將超1000億人民幣。

11、Niantic(40億美元)

作為2016年的現(xiàn)象級游戲,《Pokemon Go》幾乎是火遍了全世界,如果你關注游戲,可能對海外全民抓寶可夢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作為首個AR手游爆款,這款游戲發(fā)布4年多之后仍舊火爆。

據Sensor Tower統(tǒng)計,該游戲在2019年初累計收入就突破了25億美元,2020年收入達到12億美元。COVID-19疫情爆發(fā)之后,Niantic推出的新功能讓它再次迎來了增長期。

《Pokemon Go》的成功可以說是非常意外的。Niantic最初是谷歌內部的一個團隊(做谷歌地圖),后來與任天堂、The Pokemon Company合作打造了《口袋妖怪》授權手游。實際上,在此之前,該公司還做過一個LBS游戲《Ingress》,而《Pokemon Go》可以說是增加了AR功能的換皮優(yōu)化版。

實際上,直到現(xiàn)在,很多人仍然無法明確說出該游戲的成功原因,而且也沒有這個可能,畢竟,無論是IP、AR功能還是LBS,之前和之后都有大量產品,但卻沒有一個后來者能望其項背,包括該公司自己親手打造的第二款游戲《哈利波特巫師聯(lián)盟》。

40億美元的估值,主要來自于該公司2019年的融資,彼時,美國SEC文件顯示,該公司獲得了1.9億美元融資,估值39億美元,如今2年多已過,40億美元的估值也是非常保守的數字。

12、Scopely(33億美元)

與很多獨角獸不同的是,Scopely的三位創(chuàng)始人Walter Driver、Javier Ferreira和Ankur Bulsara都是游戲研發(fā)的“門外漢”,只有Ferreira從事過游戲發(fā)行。而且,Scopely的收入和估值增長都是來自于“買買買”。

比如該公司累計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單款旗艦游戲《星際迷航:艦隊指揮官》,開發(fā)商是愛爾蘭的DIGIT Games Studios,游戲成功之后,Scopely全資收購了這家工作室。收入第二高的游戲是《Marvel Strike Force》(年收入1.5億美元),這款游戲的開發(fā)商FoxNext Games是2020年初Scopely從迪士尼手中收購而來。

據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Javier Ferreira透露,該公司的大作養(yǎng)成法是,先通過手中的數據了解市場,然后找一個合適的IP,再找有資歷的優(yōu)質團隊攜手打造游戲,隨后用其積累的營銷和運營經驗助推游戲增長。游戲成功之后,Scopely往往會第一時間收購研發(fā)團隊。

連續(xù)的成功讓Scopely獲得了資本市場認可,2020年1月,該公司宣布拿到3.4億美元融資,估值33億美元,自2011年成立之后,該公司已經累計拿到了9.9億美元融資。

在其獨特的增長模式下,收過來的游戲往往可以出現(xiàn)新增長,比如Scopely首席業(yè)務官Aaron Loeb透露,《Marvel Strike Force》去年收入達到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70%,甚至遠高于收購工作室FoxNext Games的價格。

13、Wildlife(30億美元)

與很多游戲公司相比,Wildlife可以說是低調到隱身。然而,這家巴西團隊2020年8月份的時候拿到了1.2億美元的B輪融資,估值達到30億美元。

Wildlife由Arthur和Victor Lazarte兩兄弟創(chuàng)辦于2011年,累計發(fā)布了60多款游戲,最成功的作品是射擊游戲《Sniper 3D》,其安卓平臺下載量就超過3億次,此外,《Tennis Clash》、《Zooba》等游戲都是非常成功的作品。總的來說,Wildlife旗下游戲下載量突破了20億次。

Victor表示,兩人剛剛創(chuàng)辦公司的時候,曾有投資者給出了15萬美元的估值,但兩兄弟沒有接受。如今,Wildlife估值已經達到了30億美元,9年之間翻了2萬倍。

14、Techland(24億美元)

Techland是波蘭開發(fā)商,其代表作是2015年的《消逝的光芒(Dying Light)》,這款帶有RPG、FPS式跑酷的沙盒生存游戲非常成功,游戲半年收入就超過了1.5億美元。發(fā)布兩年之后,每周仍有50萬活躍玩家,留存率達到71%。

2019年的時候,波蘭市場調研公司PMR曾給《消逝的光芒》開發(fā)商25億美元的估值,不過該公司分析師最近給出的估值是24億美元。隨著續(xù)作《消逝的光芒2》即將發(fā)布,業(yè)內最近也傳出了并購消息,有外媒稱微軟計劃收購Techland,但隨后被該公司辟謠。

15、Nexters(19億美元)

總部位于塞浦路斯的Nexters和國內還真有點兒淵源,因為這家公司最成功的產品《英雄戰(zhàn)爭》,與莉莉絲游戲7年前的成名作《刀塔傳奇》相似度極高。

這款游戲的制作品質并不高,除了技能、裝備和角色升階之外,《英雄戰(zhàn)爭》還增加了屬性、手工物品、雕文、元素天賦等多種能力提升的功能,但這些也都是國產手游的慣用套路。

不過,這款游戲能夠成功很大的原因在于其營銷策略,在歐美市場,你幾乎可以經常看到該游戲具有迷惑性的創(chuàng)意廣告。比如2020年該游戲就獲得了3600多萬次下載,并吸引了大量玩家消費,去年3月份收入接近2400萬美元。

今年2月份的時候,該公司宣布將通過SPAC方式融資上市,估值19億美元。

16、Wargaming(15億美元)

Wargaming成立于1998年,其代表作《坦克世界》曾名極一時,隨后推出過《戰(zhàn)艦世界》、《戰(zhàn)機世界》,在PC游戲平臺非常成功,但手游轉型一直還在探索之中。

彭博社在2016年2月份給Wargaming的估值是15億美元,不到當時年收入的三倍,不過,隨著時間的變遷,這個估值或許已經不夠準確。

17、Voodoo(14億美元)

超休閑游戲領域的“小游戲之王”,憑借大量霸榜游戲連續(xù)多年拿下全球手游發(fā)行商下載榜首,代表作包括《黑洞大作戰(zhàn)》、《水上公園》、《Helix Jump》等,旗下游戲累計下載量超過了50億次,MAU超過3億,年收入接近30億元。

研發(fā)方面,Voodoo創(chuàng)造的快速研發(fā)、快速迭代,根據留存和CPI指標篩選創(chuàng)意的方法,也被眾多超休閑游戲發(fā)行商所接受。

2018年的時候,Voodoo拿到了高盛2億美元融資,當時估值超過4億美元。2020年8月份,該公司宣布獲得騰訊入股,交易后估值14億美元。

18、Devolver Digital(14億美元)

Devolover Digital并不是游戲開發(fā)商,這家只有6個人的公司最成功的是不斷發(fā)現(xiàn)獨立游戲爆款。

從PC平臺一炮走紅的《熱線邁阿密》、銷量接近70萬的橫版平臺動作游戲《武裝原型(BroForce)》、口碑上佳的像素風魂系游戲《泰坦之魂》,到手游《Reigns》系列、《挺進地牢》、《Minit》以及被蘋果推薦為年度游戲的《Downwell》等,Devolover儼然成了獨立游戲大作“批發(fā)商”。

5月17日,據英國每日電訊報透露,該公司計劃在倫敦交易所上市,估值為14億美元。

19、Rec Room(12.5億美元)

Rec Room的產品并不是一款傳統(tǒng)意義上的游戲,它是一個可以讓玩家面對面社交、參與團戰(zhàn)、PvP等多類型互動的虛擬環(huán)境。

除了玩家之外,Rec Room還成為了創(chuàng)意課程、頭腦風暴、建造甚至婚禮活動現(xiàn)場,目前該游戲已經從VR平臺拓展至手游、主機和PC平臺,參與內容創(chuàng)作的用戶量超過200萬。

今年3月份,該公司宣布拿到1億美元融資,估值達到12.5億美元。

20、Moon Active(12.5億美元)

這家以色列公司的估值主要得益于11年前發(fā)布的游戲《金幣大師(Coin Master)》,該游戲最初只是一個帶Slots功能的棋牌游戲,隨后不斷融入了城建和戰(zhàn)斗玩法。Sensor Tower此前數據顯示,該游戲累計下載量突破1.94億次,累計收入超過20億美元。

去年年初,Moon Active拿到了來自Insight Foundation的1.25億美元融資,估值達到了12.5億美元。

21、Jam City(12億美元)

這家手游公司主要以休閑游戲出名,表現(xiàn)最為亮眼的游戲包括《Cookie Jam》、《Panda Pop》、《冰雪大冒險》和《哈利波特:霍格沃茨的秘密》等產品。

據Sensor Tower透露,《哈利波特:霍格沃茨的秘密》累計收入超過3億美元,受到疫情的影響,該游戲2020年收入同比增長了28%。

2015年的時候,韓國發(fā)行商Netmarble億1.3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Jam City公司60%股權。前不久,Netmarble還發(fā)起了1億美元募資,以通過SPAC方式幫助Jam City上市,估值達到12億美元。

22、Playstudios(11億美元)

Playstudios是一家棋牌游戲公司,旗下主要作品為《MyVegas》,玩法包括Slots和撲克牌,該公司預計其2022年收入有望達到4.35億美元。

今年年初的時候,Playstudios宣布將通過SPAC方式融資上市,估值達到11億美元。

23、Playco(10億美元)

這個名字看起來比較陌生,在去年9月份融資1億美元之前,很少有人知道Playco到底是干什么的。

這家公司主要是做網頁瀏覽器游戲引擎,旨在幫助開發(fā)商打造即時游戲,用戶只需要一個鏈接就可以在任何平臺運行游戲,包括云游戲平臺。

Playco的前身是Game Closure,最開始的時候在2012年拿到了1200萬美元融資做即時游戲,但由于當時很多瀏覽器都不支持HTML5,他們的想法顯得有些超前。隨后,這家公司一直延續(xù)運營,但創(chuàng)始人最后決定在2020年關閉工作室,成立新公司Playco。

隨著云游戲技術和HTML5技術的普及,即時游戲變得越來越有潛力,融資之后,該公司估值達到10億美元。

24、Forte(10億美元)

Forte是一家區(qū)塊鏈游戲平臺公司,但該公司并不做游戲,而是通過區(qū)塊鏈技術提供新類型的游戲經濟系統(tǒng),它為接入游戲提供加密錢包存儲玩家手中的代幣。

該公司由Kabam創(chuàng)始人Kevin Chou和投資者Josh Williams成立于2019年,10億美元賣掉了Kabam之后,Kevin Chou將目標放在了區(qū)塊鏈領域。目前,已經接入該技術的游戲開發(fā)商超過25家,用戶量超過800萬。

5月20日,該公司宣布拿到了Griffin Gaming Partners領投的1.85億美元融資,估值達到10億美元。

25、Bungie(10億美元)

玩過3A大作的人,幾乎沒有人對Bungie這個名字不熟悉,至少這家公司打造的《光暈》、《命運》等系列都取得過非常不錯的銷量。

不過,Bungie卻并不是一家初創(chuàng)公司,它由兩名芝加哥大學的本科生Alex Seropian和Jason Jones成立于1991年,最初打造的《馬拉松》和《神話》在歐美市場獲得了大量的忠實粉絲。

隨后,2001年研發(fā)的《光暈》系列大獲成功(微軟發(fā)行),銷量超過了650萬套,隨后該系列多款游戲都有不錯的銷量。2014年,Bungie打造了全新IP《命運》系列,當年銷量超過830萬套,累計玩家數超過1300萬。

Bungie并沒有公開估值,但該公司在2018年6月份拿到了網易的1億美元投資。雖然沒有公布交易細節(jié),但按照1億美元的價格,Bungie的估值至少在10億美元。

原文鏈接:點擊前往 >
文章來源:GameLook
版權說明:本文內容來自于GameLook,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快出海對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管理員(zzx@kchuhai.com)刪除!
掃碼關注
獲取更多出海資訊的相關信息
個人VIP
小程序
快出海小程序
公眾號
快出海公眾號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投稿采訪
投稿采訪
出海管家
出海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