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是對推特開發(fā)者文檔進行的翻譯,以便幫助開發(fā)人員使用API接口,難免有些地方存在不足,還請諒解。
推特標準接口API的請求頻率限制說明
官方文檔為:https://developer.twitter.com/en/docs/basics/rate-limits
POST請求
下表中描述的標準API速率限制是指POST端口。這些速率限制僅適用于標準API端口,不適用于高級API。
注意
每3小時300個是POST status/update和POST status/retweet/:id端口的一個組合限制。在3小時內(nèi),你只能發(fā)布300條推文或轉(zhuǎn)發(fā)。
例如,如果您的Twitter應(yīng)用程序在三小時內(nèi)向POST status/update端點發(fā)出200次請求,則在此期間,您的應(yīng)用程序只能向POST status/retweet/:id端口發(fā)出100次請求。(300-200)
GET請求
此表中描述的標準API速率限制是指GET(read)端口。請注意,圖表中未列出的端口默認為每個已分配用戶15次請求。所有請求窗口的長度為15分鐘。(15分鐘的窗口期可以發(fā)送XX次請求)這些速率限制僅適用于標準API端口,不適用于高級API。
此限制僅針對于standard API(標準接口)有效。對于Standard API,無論是post還是get對應(yīng)的方法接口,均分為user auth和app auth兩種頻率限制。官方文檔中對OAuth的解釋來說,使用“OAuth 1”認證獲取到的token對應(yīng)的為“user auth”,使用“OAuth2”認證的token對應(yīng)的為“app auth”。另外,使用user auth需要指明consumer_key、consumer_secret、access_token_key、access_token_secret四個參數(shù),而app auth只需要指明consumer_key、consumer_secret兩個參數(shù)。也就是user auth對應(yīng)四個參數(shù),app auth對應(yīng)兩個參數(shù)。
以“GET friends/list”接口為例,文檔顯示15分鐘為一個計數(shù)循環(huán),15分鐘內(nèi)單個用戶通過“user auth”最多請求15次該接口。計數(shù)從每一輪循環(huán)的第一次發(fā)出請求開始計算本輪循環(huán)的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