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外媒報道,很久以前,大約30年前,有一個電腦網絡叫America Online。該網絡通常被叫做AOL,會在郵件中發(fā)送一些小軟盤,有時還會把它們夾在流行雜志中間。這些軟盤是人們上網的一種方式。互聯(lián)網已經存在了,但大多數(shù)人不知道如何使用它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
AOL及競爭對手Compuserve和Prodigy為人們提供在線服務,如與他人聊天。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些服務幫助人們避開了被稱為互聯(lián)網協(xié)議的困難?;ヂ?lián)網上的電腦需要通過連接進行通信,這些連接需要一條專用的通信線路和一個所謂的IP地址,而IP地址又需要一個叫做TCP/IP的軟件程序。大多數(shù)人的電腦都沒有這些功能。
相反,雜志中的小軟盤讓人把他們的電腦插到他們的電話調制解調器--一旦他們在當?shù)氐碾娔X商店買了一個調制解調器--然后撥號接入服務器電腦從而讓他們進入AOL或Compuserve或Prodigy的世界。有些人抱怨雜志里面塞了太多軟盤,但軟盤卻是吸引新用戶注冊并使用這項服務的一種有效方式。
許多人在AOL和其他服務上花了很多天。這些服務只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它們是有限的。人們不能做他們想做的任何事情,他們只能從服務提供的功能菜單中選擇,如聊天。這些服務并沒有增長或改變太多,它們多年來幾乎保持不變,因為當軟盤不斷吸引人們進來時改變對它們沒有好處。
大多數(shù)人并不介意服務是有限的且沒有改變。人們只是很興奮能來到一個叫做Cyberspace的地方里面。突然間,他們可以給另一個城市的人發(fā)信息,甚至是另一個國家的人,甚至是他們從未見過的人。人們還可以采用一個秘密身份,匿名性讓互動更加有趣。
就在跟AOL的同時期,一位叫蒂姆·伯納斯·李的聰明的人--他在一家著名的研究機構工作--發(fā)布了一些軟件,人們可以用這些軟件把他們的電腦連接到任何擁有這個軟件的電腦上。那就是萬維網(World Wide Web)。這個軟件很快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并讓他們大吃一驚。通過真正的互聯(lián)網連接,一個人可以接觸到世界上任何一臺電腦。人們發(fā)現(xiàn)他們不必接受AOL提供給他們的小功能菜單。
此外,人們給另一個城市的人發(fā)信息時所感到的興奮高漲起來并發(fā)展成一種看世界的熱情。人們有一種感覺,他們曾經居住過的小小Cyberspace跟花園墻外的廣闊宇宙相比根本不算什么。這種興奮甚至促使普通人也想知道如何注冊一個叫做“互聯(lián)網服務提供商”的東西。它要求人們理解一種叫做“點對點協(xié)議”的東西,這幾乎就像學習科學一樣,但仍沒有所有的軟盤那么煩人。
隨著它的不斷發(fā)展,萬維網跟AOL形成了鮮明對比。人們發(fā)現(xiàn)他們可以瀏覽素未謀面的人寫的文章和雜志,甚至來自世界各地。不斷的創(chuàng)新、大量的軟件不斷出現(xiàn)使得“網上沖浪”變得不可思議。
人們甚至發(fā)現(xiàn)了互聯(lián)網上更多的東西,在那里他們可以得到很多以前沒有人見過的文件形式的東西。像finger這樣的程序可以讓人看到誰曾經上網,這再次讓人們大吃一驚。
人們對萬維網感到如此興奮,他們再也不想回到AOL、Compuserve或Prodigy。這三種服務都枯萎了。大多數(shù)年齡較大的人保留他們的AOL賬號是因為他們仍有一個跟AOL相連接的電子郵件地址,嘗試獲得一個新的電子郵件地址有點令人困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年輕一代的幫助下,即使是這些人也能轉而使用新的電子郵件服務并享受網絡。
在人們對網絡感到興奮后不久,商界人士就開始說,AOL、Compuserve和Prodigy的倒閉令人難過,因為它們曾一度是賺錢的好途徑。
盡管每個人都認為Web站點很了不起、不想回頭,但商界人士認為應該有一種方法來制造像AOL這樣的東西。一家名為CNET的內容公司發(fā)明了一種名為Snap Online的服務。他們推出T恤以告訴人們就像擁有AOL但要好得多。他們用感嘆號寫下了Snap這個詞--Snap!
然而這項服務并沒有賺到很多錢,事實上,CNET花了很多錢,到1999年花費了1.01億美元,然后CNET把它賣給了另一家叫NBC Internet的公司。NBC最終跟有線電視公司Comcast合并,Snap也就被遺忘了。
還有一些人試圖打造另一個AOL,其中包括一群世界上最聰明的風險投資家,他們花了近5000萬美元創(chuàng)建了一個名為Friendster的網站,這個網站更像是跟真實的人見面。它在一開始取得了一些成功,因為人們不僅想認識新朋友而且想認識自己認識的人。后來,人們對Friendster冷淡了,然后它被賣給了一家馬來西亞在線支付公司--價格遠低于創(chuàng)建它時的價格。大多數(shù)人都忘記了Friendster。
這些失敗都沒有阻止商業(yè)人士創(chuàng)造了新的服務,其中包括一項名為MySpace的服務,人們可以在該服務上張貼自己搖滾樂隊的信息。
最后,一些聰明的人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yōu)槿藗儎?chuàng)造了一些全新的見面場所。其中一個叫Facebook。人們對Facebook感到興奮,因為在這里他們可以找到自己認識的人,就像MySpace一樣,但也因為它擁有一些像AOL那樣的功能如游戲Farmville。
商人們更加興奮,因為Facebook開始產生大量的廣告收入。廣告商喜歡Facebook,因為它不僅知道誰在和誰交談還知道人們的愛好和興趣。廣告商喜歡這樣,因為他們可以用這些信息來“定位”他們的廣告,這是前所未有的。
聰明的人說Facebook有所謂的“網絡效應”。加入的人越多它就越強大。一位科學家推斷出可能的原因。這是因為Facebook擁有所謂的“無規(guī)?!本W絡,這解決了如何見面的問題。大多數(shù)人認識的人并不多,但每個人都認識一兩個認識很多人的人。這一兩個人是社交“圖譜”的中心,讓孤獨的人也能認識更多的人。
隨著越來越多孤獨的人通過Facebook結識新朋友和老朋友,F(xiàn)acebook不斷發(fā)展壯大。它的收入從每年1.53億美元膨脹到20億美元到180億美元,直到有一天,它通過銷售人們一起做的東西每年獲得近1200億美元的收入。Facebook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實體之一,價值超過一萬億美元,因為它有這么多人在做事情,將近20億人。
但Facebook有幾個問題。Facebook很像AOL,它通過告訴人們可以和誰交流來限制人們。跟AOL、Compuserve和Prodigy不同的是,人們不能只是想要任何有趣的身份,他們必須以自己的形象出現(xiàn),因為廣告商喜歡知道誰在和誰交談。
很多人并不在乎他們能交談的對象有限。他們表示,他們喜歡通過展示自己的照片和談論自己來“建立自己的品牌”。此外,人們覺得這很好,因為就像AOL一樣,他們有其他幾個選擇--包括Pinterest、Twitter、LinkedIn和Instagram,甚至還有一個叫Snap的新產品。
但也有一些人對此感到擔憂。他們注意到,不僅Facebook和類似的服務限制了誰可以說話以及這些人可以和誰說話。關注此事的人們還注意到,這些服務利用被稱為“數(shù)據(jù)巫毒娃娃”的計算機算法操縱人們相互交談的方式。就連商界人士也開始警覺起來。他們表示,F(xiàn)acebook背叛了人們的信任,“扎克”了人們。
其中一件不好的事情是人們不再有控制權。他們向Facebook及其競爭對手提供了大量關于自己的信息,就像這些公司在網絡空間里擁有的人一樣。
這些服務似乎在處理人們的信息方面也做得不太好。盡管他們不允許人們跟任何他們想要的人交談,但Facebook和其他服務公司還是會把人們的信息賣給遙遠國家的陌生人。無論人們在互聯(lián)網上走到哪里,F(xiàn)acebook和它的競爭對手都會讓廣告商繼續(xù)跟蹤他們,這是人們剛加入時從未指望過的。
憂心忡忡的思想家們表示,新在線服務正在監(jiān)視每個人的行為并對其進行塑造、侵犯他們的隱私。結果變得越來越糟。人們以為他們是在互相交流,但他們實際上是在對彼此大喊大叫。他們尖叫的原因是,數(shù)據(jù)巫毒娃娃和其他算法工具并沒有真正把人們聚集在一起,它們鼓勵重復的行為模式,比如通過不斷展示人們對任何事情說的最具煽動性的事情來讓人們生氣。這一切都是為了方便地將人們的行為分類,作為一種傳達清晰的購買信號的方式以幫助廣告商。
即使是那些對建立自己的品牌感到興奮的人也有一些疑慮。他們有時懷疑自己的身份不是真實的。他們現(xiàn)在只是一個虛構的廣告數(shù)據(jù)庫從而為他們構建了一個身份,進而讓人們繼續(xù)使用Facebook和其他服務。當人們在網絡空間的時候,就好像他們已經不存在了。
然后有一天,一個聰明的人發(fā)明了一種新技術,其不需要人們簽名提供他們的信息?,F(xiàn)在,人們可以見任何他們想見的人、談論任何他們想談論的話題,而不僅僅是Facebook或其競爭對手認為可以談論的話題。人們也感覺到更加放松了,因為即使有廣告人們也可以在網絡空間見面,而不需要他們采取的每一個行動都被用來為廣告機器加油。對此,人們再次興奮起來,就像他們第一次發(fā)現(xiàn)網絡并放棄了AOL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