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護一直是國內文娛及互聯(lián)網行業(yè)的關鍵課題之一。今日,國家網信辦研究起草的《移動互聯(lián)網未成年人模式建設指南(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為《征求意見稿》)正式發(fā)布。
從2019年的青少年模式以及2021年的游戲行業(yè)的“史上最嚴”防沉迷規(guī)定,國內主管部門、社會組織、企業(yè)等針對未成年人保護,已經做出了不少的探索和實踐。
其中2019年由網信辦牽頭,主要影響短視頻和直播平臺的青少年模式可以說是此次《征求意見稿》的前身,青少年模式主要通過管控未成年用戶使用相關視頻、直播應用的時長、時間段等手段,幫助家長控制孩子的上網時間和時長。
就比如青少年模式規(guī)定,未成年用戶每次使用相關應用的時長不得超過40分鐘,每個40分鐘,如需繼續(xù)使用,需要家長輸入密碼。此外,對于直播平臺的打賞、充值、直播、提現(xiàn)等行為,青少年模式開啟后,也會作出相應的限制。
但由于該模式并非強制性使用,該模式在保護未成年用戶方面的作用相對有限。
而2021年游戲行業(yè)的“史上最嚴”防沉迷規(guī)定則更進一步,在僅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游戲企業(yè)就積極響應主管部門的要求,在防沉迷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就,在今年年初的中國游戲產業(yè)年會上,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xié)會理事長孫壽山就指出:
“尤其是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方面,目前批準運營的游戲已實現(xiàn)100%接入防沉迷實名認證系統(tǒng),游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也已覆蓋頭部肩部游戲企業(yè)95%的在運營產品,超80%的家長和90%的未成年人認可現(xiàn)階段防沉迷成效?!?/p>
“未成年人沉迷游戲問題已得到進一步解決。”
并且在相關防沉迷措施落地的過程中,除了實名制和強制性的游玩時間要求,騰訊、網易等游戲公司也在“查缺補漏”方面不斷升級自己的未成年人保護策略,并拓展了游戲化學習等思路,將游戲與教育相結合。
或許正是因為有了先前青少年模式以及游戲行業(yè)防沉迷的經驗和技術,全網的未成年人模式建設才能夠盡早實現(xiàn)。
在《征求意見稿》中,不僅將未成年人保護的要求覆蓋到了移動智能終端、應用程序和應用程序分發(fā)平臺三方,同時還給出了具體的分齡化設計和要求,針對不同年齡段的未成年用戶,移動互聯(lián)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的內容池推薦的內容、功能都需要作出區(qū)分。
在《征求意見稿》中,原本只需要部分視頻、直播和游戲配置的未成年人保護功能,目前變?yōu)榱耸謾C、兒童手表、早教機甚至是VR/AR穿戴設備的必備的系統(tǒng)級功能,用戶在初次進行開機設置時,就需要設置需不需要未成年人模式。
移動智能終端、應用程序和應用程序分發(fā)平臺三方也需要提供必要的數據共享接口,以滿足家長對于未成年人模式的統(tǒng)一管理和配置。
而在GameLook看來,這一監(jiān)管細節(jié)也意味著硬件廠商、手機廠商成為了全網未成年人模式的“守門員”。
當然,此次《征求意見稿》中,最為特殊的一點在于其分齡化設計和要求?!墩髑笠庖姼濉穼⑽闯赡暧脩舴譃榱瞬粷M3周歲、3周歲以上不滿8周歲、8周歲以上不滿12周歲、12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五大層級。
五大層級在使用時長、內容推薦以及應用/服務下載權限上都作出了不同的要求。
就比如使用時長,《征求意見稿》規(guī)定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每日默認使用總時長不超過40分鐘,8周歲至16周歲這一時間則為1個小時,16至18周歲為2個小時。同時提供家長豁免操作。在未成年人模式下,移動智能終端每日22時至次日6時期間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務。
當然部分應急、網課教育以及工具類應用不受上述使用時長和時間段限制。
在內容推薦上,面向8周歲以上未成年人,平臺才能推薦具有正向引導意義的娛樂性內容和適合本年齡段認知能力的新聞資訊等。
而在內容下載方面,不滿12周歲的未成年人用戶下載、安裝未成年人專區(qū)中的應用程序時,需經家長同意;12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用戶才可自行下載、安裝未成年人專區(qū)中的應用程序。
并且軟硬件平臺需要禁止未成年人通過外鏈下載應用程序,當然家長審核并豁免的除外。
具體細節(jié)可前往該網址查看:https://mp.weixin.qq.com/s/TsRy5kUUc_6wVDSNDhMOdA,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23年9月2日。
雖然可以預見包括廣告營銷、動漫流媒體等行業(yè),面對即將全網部署的未成年人模式,將面臨一波不小的沖擊,但如果游戲行業(yè)過去兩年來的經驗有任何示范作用,那就是一個良性運轉的行業(yè)和其中的企業(yè),是可以在做好未成年人保護的同時,消化相關舉措對現(xiàn)有業(yè)務的沖擊,持續(xù)向好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