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快2022年了,還有人玩網賺游戲嗎?
答案是肯定的,但數量遠遠達不到2019~2020年網賺游戲巔峰時的水平。
疫情以來,網賺游戲異軍突起,一時間在全球市場上獲得了極高的熱度。而休閑類網賺游戲作為這次浪潮的主力品類,曾一度占據了手游買量界的半壁江山。但如今,隨著市場被不斷滲透,再加上復工復產的全面鋪開,提現門檻高、邊際收益下跌的休閑網賺游戲,終究是無法再使用以前的老套路來獲客了。
但這并不意味著網賺本身的離場。
經歷了快速增長,跑馬圈地的時代,網賺熱度整體雖然有明顯下降,但這大多和休閑類網賺游戲的退潮相關。相較而言,隨著網賺模式的分化和海外某些限制的放寬,在海外市場,任務式網賺、slot+網賺這樣的產品形態(tài)仍處在發(fā)展的上升階段,在美國、巴西等地區(qū)仍具有一定的紅利空間。
更宏觀地看,對于在互聯網中穩(wěn)站腳跟的網賺來說,這不過是其經歷的諸多浪潮中的一次罷了。無論網賺的產品形態(tài)如何演變,以“流量生意”為內核的網賺,在獲客上的重要地位是無法被忽視的。
雖然休閑游戲的外衣已經過時,但依舊有其它產品形態(tài)來承載網賺的內核,海外市場中網賺的故事還遠未結束。
01 休閑游戲向網賺游戲的退潮
所謂休閑游戲向的網賺,主要是指在休閑游戲的模式上增加網賺元素的一類游戲,常見的玩法有合成、消除、放置、解謎等等。
(休閑類網賺游戲部分產品)
疫情對移動游戲的促進作用鮮明地體現在了要從用戶手里挖時間的此類產品上。自從2019年末《陽光養(yǎng)豬場》火爆以來,國內的《愛上消消消》,海外的《Cash'em All》等產品一時間風頭無兩,不僅吸引了大量用戶,更吸引了諸多開發(fā)者涌入這個領域。
多到什么程度呢?多到這類游戲的產能溢出到了國外。根據Openmediation出品的《2021年網賺+產品市場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2020年Q3全球Top10的網賺廠商超過一半都來自中國。談了多年的游戲出海難題,好像有這么一瞬間被網賺產品直接打通關了。
但進入2021年后,全球網賺游戲降溫的趨勢愈發(fā)明顯。到如今,曾經大熱的休閑類網賺游戲(比如合成+網賺、消除+網賺)的用戶數量已經發(fā)生了斷崖式的下跌。
根據《報告》,2021年網賺游戲的DAU相較去年總體下滑幅度達32%,2020年火熱的休閑類網賺游戲增量難尋,其用戶數在今年出現了高達67%的衰退,只剩原本的三分之一。
從地區(qū)維度來看,全球也是跌多漲少。中國大陸(iOS)的DAU環(huán)比更是跌了八成,這曲線堪比過山車。
和休閑+網賺游戲跳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買量數據。近來在各買量榜單上,網賺游戲依舊霸榜,可以說已經成為了手游買量市場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圖源:ADXray)
背后的原因也很簡單:快速買量,持續(xù)獲客本來就是網賺產品的普遍特征,雖然網賺游戲已然降溫,但本身的盈利模式沒有改變。
長期保持的買量力度和逐漸下滑的活躍用戶證明,休閑類網賺游戲,已經快速走出了其最輝煌的時期。
02 內核是流量生意,也是信息差的紅利
休閑網賺游戲,最理想的模式是什么?
一個簡單的公式可以概括休閑網賺游戲的盈利模式:平臺收益=廣告收益-(App推廣成本+用戶成本)
游戲的利潤來源于廣告收益與推廣App、獎勵用戶的成本差。網賺游戲通過現金或其他實質性的獎勵來鼓勵用戶觀看廣告,再根據每一次的廣告曝光或行為效果向廣告主進行收費,也就是標準的流量生意。
最理想狀態(tài)下,廣告主獲得了推廣效果,開發(fā)者賺到了差價,用戶薅到了羊毛,可謂是和氣生財,三方都贏。
但眾所周知,網賺游戲遠沒有這么簡單。
IAA的收入是有限的,單純以廣告變現為主的游戲,ROI想要回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網賺游戲通常以真金的誘惑來引導用戶觀看廣告,其效果往往不錯,但要把這不多的收入分到獎勵用戶當中去,并不容易。
然后就有了現在已經被大家熟知的各種套路,比如現金提現額度的限制、每次獲取現金額度的斷崖式縮小,廣告拉取一直失敗等等。
用戶們渴望薅羊毛,但人的耐心都是有限的,如果一直薅不到的話,用戶自然就流失了。而這個耐心被消耗的過程,就是信息差所帶來的紅利,巨大而短暫。
等到用戶知道幾乎不可能從游戲里提到太多錢的時候,產品的生命周期也就到頭了。同時,這也會使得玩家對于此類游戲的抵觸心理不斷提升。
這一情況直觀地體現在買量成本的提升上。
根據Dataeye數據,2020年農歷新年期間,諸多網賺游戲紛紛涌現,霸榜買量榜單。隨著而來的是的成本的上升。有的渠道在此期間流量成本增長了近4倍,達到40塊左右。
當然,同一品類在一段時間內持續(xù)買量導致買量成本上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速度如此之快,肯定不能只用常規(guī)的買量價格規(guī)律來解釋。
究其根本,主要還是因為網賺游戲門檻低,收益高,眾多入局者魚貫而入搶奪同一批流量,這造就了成本的飆升。
隨著成本的上升,廠商也開始做出一些應對之策。玩家熟知網賺套路之后,就倒逼著游戲廠商在投放內容上更加有誠意、更加接地氣。這一點從許多休閑網賺游戲的買量素材當中可見一斑。
(圖源:熱云數據)
網賺游戲發(fā)展中后期,出現了許多強調“沒有廣告”、“沒有套路”的投放素材。相較于以前只著重強調“提現”、“賺錢”等關鍵詞的素材,這些素材進行了迭代,網賺廠商們買量時明顯更有針對性了。這也反過來說明:網賺游戲=套路這一先入為主的印象,已經在很多用戶的心中形成了。
休閑網賺游戲短的驚人的增量階段在彼時就已經過去。常規(guī)來講,增量市場之后就是存量市場競爭,廠商會想方設法留住老用戶,提高ARPU,甚至出現行業(yè)洗牌等等情況。
但事實是:休閑網賺游戲很難說有太多的存量。高額的買量數據背后是極低的長期留存??焖儋I量,快速社交裂變,快速變現,然后用戶走人,再來下一批,這是相當普遍的模式。
從本質上來說,網賺是流量生意,賺的是差價;游戲是內容生意,賣的是快樂。二者的結合似乎只是看準了中間所存在的信息差紅利,而當這些紅利快速被消耗之后,無論是增量還是存量,都將變得更加難做。
這時候我們明白,休閑網賺游戲從來就不是一個“行業(yè)”,而是網賺與游戲這兩條線一次短暫的相交。
03 永不落幕的“激勵大法”
休閑網賺游戲落幕了,但網賺和網賺開發(fā)者卻不會。
一個有趣的事情是,今年上半年,全球Top15的網賺游戲廠商中,中國廠商相較于去年而言大幅度減少了。去年中國廠商在這個榜單中占到超過一半的數量,但今年卻只有寥寥兩家。
究其原因,我們發(fā)現這些廠商基本上都主打的是休閑類網賺游戲,而他們退榜的原因無他,只是沒有發(fā)布此類的新產品罷了。
頭部開發(fā)者的嗅覺是敏銳的,這一波的風口和熱點過去了,用戶對休閑網賺游戲的套路都了然于心了,速速轉移陣地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反正網賺能結合的產品形態(tài)可不止這么一類。
休閑網賺游戲落幕了,并不意味著開發(fā)者沒有其它選擇,也不意味著海外市場窗口就落幕了。
這在數據當中也是看得到的,2021年,海外市場任務型網賺仍然發(fā)展的很好。
所謂任務型網賺,就是玩家通過完成各種非游戲的任務來獲取積分或者金幣,然后通過這些積分來換取真金。比如看短視頻賺錢,看資訊賺錢等等。
這在互聯網中算是熟面孔了,其前身其實就是積分墻。早在2001年,我國就已經出現了網頁形式的積分墻。2011年之后,積分墻成為App沖榜利器,大量開發(fā)者投身積分墻,這種形式也被大眾所熟知。
與休閑網賺游戲不同,用戶真的能夠在這類產品當中賺到一些錢。而且在積累了一定的用戶量級之后,平臺是有做內容的空間的。相對來講,這種模式的確要可持續(xù)一些。
這一點在此類產品中的頭部玩家:趣頭條上體現的很明顯。作為下沉市場三巨頭之一,趣頭條的網賺模式清晰明了,在下沉市場效果拔群,助力其上架6個月之后日活就突破600萬。
網賺是重要的獲客手段,但對于廠商來說,產品卻不止網賺。在這一套邏輯里,網賺只是一種工具,而非產品的核心形態(tài)。
這類工具的邏輯簡單粗暴地來說,就是獎勵用戶。
休閑網賺游戲的提現門檻高,久而久之很可能會使得用戶放棄游玩,進而影響到留存。但直接明白的給用戶現金獎勵這種方式,無論什么時候都有受眾:拼多多的百億補貼、滴滴初期的出行紅包、快手的創(chuàng)作者補貼都是力證。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網賺就是“激勵大法”中的一種。
歷史證明,“激勵大法”是永遠不會落幕的。
04 在海外市場,網賺不缺機會
我們回到網賺的本質上來講,就是通過直白地獎勵用戶現金,引導用戶付出超過原本他們愿意付出的時間,以此大幅度降低買量成本,提升廣告收入,以達到極高的ROI。
而引導用戶看了廣告之后,是限制提現,還是正常撒錢以求得后續(xù)的擴張,這就是兩種不同的發(fā)展方向了。
同時,快速買量、快速變現的特征也使得網賺能與眾多產品形態(tài)相結合,在不斷發(fā)生改變的互聯網當中找到自己突破的新方向。
曾經有專門做網賺生意的團隊在采訪中談到:“(網賺)任何時候都有機會?!?/p>
對于開發(fā)者來說亦是如此,特別是在海外。
舉例而言,今年全球的網賺市場中,結合了網賺的老虎機玩法逆勢上揚,在多個主要地區(qū)都呈現出增長的趨勢。就美國的老虎機網賺游戲來說,其活躍用戶甚至增長了一倍多,呈現出爆發(fā)式增長的態(tài)勢。
這可能與2021年年初Google放開了包括美國、德國在內的15個地區(qū)和國家的博彩游戲限制密切相關。對于網賺產品來說,海外市場的相對利好,就是一種趨勢和機會。再比如目前爆火的元宇宙領域中,結合虛擬貨幣的網賺游戲也顯現出新的苗頭。所以未來,網賺前進的空間還有很大。
站在“網賺工具論“的角度上,只要身處互聯網中的人還對薅羊毛感興趣,網賺就不會消失。在一次又一次與不同的事物相結合的過程中,網賺本身的內生邏輯從未改變。從這個意義上講,休閑網賺游戲落幕的背后正是網賺的生存方式。
浪潮起伏,有的產品形態(tài)落幕了,有的繼續(xù)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