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Facebook)改名了!臉書執(zhí)行長馬克·佐克柏(Mark Zuckerberg)今天宣布公司將更名為Meta,以朝向公司的「元宇宙」愿景前進。
科技媒體《The Verge》報導,佐克柏先前就曾表示:“想讓人們從認為我們是一間社群媒體公司,轉為一間「元宇宙」公司。”
媒體猜測,這間社群龍頭重塑母公司名稱后,未來 Facebook 就跟 WhatSapp 、Instagram 等旗下品牌一樣,只會是他們其中一項產品。另外,轉移大眾對該企業(yè)近期官司與指控纏身的注意力,也可能是重塑品牌的效益之一。
不過,改變品牌名稱,真的是個好主意、能替企業(yè)帶來正面效益嗎?
1.沒有連結、形象未改變,都成改名失敗主因
答案當然是不一定,不少知名企業(yè)過去都曾改名失敗。 Netflix就有著一段「黑歷史」,2011年時,他們必須在「影音串流」以及「DVD 租借服務」中取舍,結果他們決定全都要,并把 DVD 服務另取名為「Qwikster」。
《哈芬登郵報》(Huff Post)寫到,除了名字本身難以拼對,當時其 1200 萬會員,如果想要保有這兩項服務,就得創(chuàng)立兩個帳號,引起大量會員不滿與解約。兩個月內 Netflix 市值腰折,最后創(chuàng)辦人不得不出來承認「他們做錯了」。
再來,改變名字對于大眾來說,不代表就能扭轉形象。 《富比士》(Forbes)便提到,前身為英國石油(British Petroleum)的 BP 公眾有限公司(BP plc),曾經改為「超越石油」(Beyond Petroleum),希望能扭轉社會對石油公司的看法。
結果后續(xù)出了很多環(huán)保爭議,放棄品牌重塑之余,更凸顯新名字并無加分作用。換句話說,如果 Facebook 本次改名,確實只為逃避爭議,也許難以預期太多效果。
改名失敗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和品牌既有服務、形象沒有連結性。普華永道(PwC)一度更換為「Monday」、英國皇家郵政(Royal Mail)曾改為「Consignia」,然而新名字對原本的客戶來說,無法直接聯想到這些企業(yè),甚至沒辦法從名字判斷其業(yè)務,最后還是都回到之前的名字。
2.成功改變企業(yè)名稱,須有「名符其實」的品牌重塑目標
當然,有失敗自然有成功,此次 Facebook 的品牌重塑策略,很容易聯想到另一間科技巨頭在 2015 年時,執(zhí)行了類似的策略:Alphabet ,或者大家更熟悉的 Google 。
當時, Google 因面臨政府的反壟斷(antitrust)審查而重新打造母集團、命名為 Alphabet ,以強調他們也有搜尋以外的業(yè)務,盡管該公司沒有因此擺脫反壟斷審查,且還是經常被外界稱為 Google ,但從財報面來看,自改名以來,他們市值幾乎翻了 5 倍,在財務上仍屬成功。
而有些品牌則確實藉由改名,向大眾與市場宣告其企業(yè)定位、產品上的轉型,蘋果(Apple)就是標準案例。 《CNBC》指出,賈伯斯發(fā)布第一代 iPhone 的同年,公司名稱從「Apple Computer」改為「Apple」,賈伯斯也表示這象征他們將專注更多產品線,不再僅僅是一間電腦公司。而從 Facebook 本次的消息中,同樣能看到相近的意圖。
《CNBC》還分享了另一間成功企業(yè):肯德基。這間炸物食品公司希望在新時代中,樹立更健康的形象,所以他們采取了「縮寫」的方式,自原本「Kentucky Fried Chicken」,改為現在耳熟能詳的「KFC」,而其實在肯德基顧客之間,早就有類似的縮寫與簡稱,因此沒有產生過多疏離感。
綜觀來看,小幅度的改名或許風險較低,但實際上能否成功,仍得考量顧客對于品牌的認知、連結,還有企業(yè)究竟能否「名符其實」,真正朝品牌重塑后的方向前進,而非逃避爭議,或以為能從此擺脫壞形象。
微信號:dgsuuu
公眾號:飛咕咕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