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伊始,蘋果向開發(fā)者們發(fā)出通知,表示ASA廣告的展示份額報告可以通過Campaign Management API獲取。
意味著開發(fā)者通過該API,可以采用日報或周報的形式,根據搜索詞、App、國家或地區(qū)來衡量展示份額次數、排名及搜索熱度。
事實上,蘋果對ASA后臺的調整,旨在幫助廣告主能更直觀地了解廣告的投放情況及時做出調整。
而ASA廣告作為App Store官方推廣渠道,已成為大部分廣告主買量渠道之一,這離不開ASA廣告的廣告位多、轉化率高、回報率高等優(yōu)點。
不過,盡管ASA廣告的優(yōu)勢明顯,但外界對ASA廣告的質疑聲不斷,而這主要是因為部分廣告主對ASA廣告的認知存在誤區(qū)。
1 獲客成本偏高
獲客成本的高低往往由不同地區(qū)、垂直行業(yè)、營銷節(jié)點等因素決定。
不同地區(qū)
在成熟市場,競爭相對激烈,獲客成本也相對較高;在增長市場,競爭強度適中,獲客成本也相對樂觀;而在新興市場,競爭相對較小,獲客成本也偏低。廣告主可以根據預算選擇合適的市場,避免出現成本與效果不對等的情況。
垂直行業(yè)
不同行業(yè)的獲客成本不一樣,根據2022年度全球ASA廣告表現來看,財務類的獲客成本遙遙領先于其他行業(yè),而工具類的獲客成本相對偏低,實際上絕大多數行業(yè)還是能以較低的成本獲客。
國內數據
海外數據
營銷節(jié)點
獲客成本變高主要發(fā)生在購物季、假日季、季節(jié)性等營銷節(jié)點,營銷節(jié)點作為流量的大本營,是廣告主和流量主的必爭之地,因此在節(jié)假日前中后會出現成本上升的情況,但熱度過后,大部分產品的獲客成本依舊保持穩(wěn)定。
2 流量偏向大品牌
對于大品牌來說,為了競得一個展示位往往不吝對預算的投入,但在ASA廣告中,決定產品是否有展示的因素主要是出價和相關性,如果一個關鍵詞與產品的相關性不高,即使出價再高也難以獲得展示。
品牌影響力雖然對廣告效果有影響,但是不絕對,因為并不是所有產品對品牌的依賴性高,比如工具類。
因此在投放中,小眾品牌想要突出大廠重圍,除了要提高產品相關性外,還要根據不同品類對預算進行劃分,以實現效果最大化。
3 品牌詞不需要保護
一直以來,廣告主都存在一個誤解,表示品牌流量本身屬于自家產品的流量,沒必要為品牌流量買單。
實際上,對于任何產品來說,品牌詞是轉化率最高的關鍵詞,預算占比也最大。如果品牌詞被競品投放了廣告,那么品牌流量將被掠奪,從而導致自然流量減少,轉化率也得不到提升。因此,在投放ASA廣告時,廣告主要對品牌詞進行保護。
保護品牌詞
無保護品牌詞
4 ASA廣告推廣難度高
對于任何廣告推廣而言,沒有絕對的難易,了解影響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及掌握廣告的投放技巧是關鍵。
優(yōu)化關鍵詞
ASA廣告的流量來源和自然搜索流量的來源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用戶通過搜索關鍵詞來展示并吸引用戶點擊轉化。
因此,關鍵詞是投放搜索結果廣告的不能或缺的因素,對關鍵詞的拓展也是廣告主在投放前的首要工作。
在拓詞上,廣告主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向:
·通過研究分析多個競品所投的關鍵詞,篩選出適合自家產品的關鍵詞。
·開啟搜索匹配獲取關鍵詞,該模式下廣告主有機會獲取到優(yōu)質關鍵詞,但由于不可控因素太多,不建議預算有限的廣告主開啟。
·緊隨熱點拓展關鍵詞,由于關鍵詞的熱度、流行度會隨著時事政策、營銷節(jié)點、會議賽事的調整而上下波動,因此在期間廣告主可以拓展相關關鍵詞,以獲得更多的展示。
此外,拓展關鍵詞是一個不斷衡量的過程,除了相關性外,廣告主還要關注熱度、流行度等因素,根據后端數據持續(xù)監(jiān)控關鍵詞的轉化情況,不斷地更迭關鍵詞。
優(yōu)化CPP
CPP是App Store推出的新功能,主要依附產品素材,一個優(yōu)質的CPP能有效的提升產品相關性、轉化率以及用戶行為率。
在產出CPP時,廣告主可以根據自身產品特性、受眾情況、投放地區(qū)等要素進行設計,根據后端轉化情況進行不斷優(yōu)化。
優(yōu)化ASO
在App Store中,有70%的用戶是通過搜索關鍵詞去發(fā)現應用,因此提升某個關鍵詞的搜索結果排名,能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曝光率和轉化率。
而ASO優(yōu)化是提升排名的有效手段之一,相對其他推廣方式而言,ASO的獲客成本較低,廣告主只需花費少量時間便有機會獲得數千次下載,在提升下載量方面ASO功不可沒。
另外,優(yōu)化ASO,能進一步提升ASA廣告的轉化率,而ASA推廣能為ASO篩選出高質量的關鍵詞,兩者相輔相成,因此在投放過程中可以采用“ASO+ASA”雙管齊下的推廣方式,實現效果“1+1>2”,以促進用戶持續(xù)增長。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ASO優(yōu)化的關鍵詞,要在ASA廣告中提前關閉,否則會造成雙重扣費,同時會出現自然流量和廣告流量重疊的情況。
廣告主在選擇一個推廣渠道時,切忌道聽途說,存在誤解很正常,重要的是如何消除誤解,勿將誤解當成風險,為了規(guī)避,而錯失一個優(yōu)秀的推廣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