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小游戲賽道又一大爆點出現:
從產品內容來看,《保衛(wèi)向日葵》在玩法層面上融合了LD like、背包like以及肉鴿like多種元素等。
DataEye研究院觀察發(fā)現,小游戲廠商將熱門玩法融合后推出的新的小游戲產品已經成了一種主流趨勢。而《保衛(wèi)向日葵》就是這一時代背景下的產品。
可從成績來看,《保衛(wèi)向日葵》卻足夠搶眼,不得不讓人好奇,這背后展現了怎樣的產品思路,以及有哪些營銷動作?
DataEye研究院今天就來聊聊這款游戲。
一、市場&產品情況觀察
首先,我們梳理一下《保衛(wèi)向日葵》的市場表現情況:
DataEye-ADX微信小游戲暢銷榜排名數據來看,《保衛(wèi)向日葵》在12月15日首次進入微信小游戲暢銷榜,并排名第91名。隨后排名呈現飆升態(tài)勢,在12月19日沖到暢銷榜第10名,之后穩(wěn)定在TOP10以內。需要說明的是,新游在榜單上有特殊的較高加成,其流水規(guī)模暫時是不能與榜單同梯隊產品相提并論的。
《保衛(wèi)向日葵》同名手游APP的市場表現也同樣亮眼。
點點數據顯示,手游《保衛(wèi)向日葵》在12月7日首次進入iOS暢銷榜,并排名第156名。隨后呈現穩(wěn)定增長態(tài)勢,在12月25日沖進iOS暢銷榜TOP50。
DataEye研究院預估,該游戲手游APP雙端月收入能達到4300萬以上。而在小游戲端,該游戲首月收入在3000萬以上。也就是共計月收入約在7000萬以上水平。
從核心玩法來看,《保衛(wèi)向日葵》本質是一個塔防類型游戲,玩家通過布置“單位”抵御“敵人”的進攻,外加“基地”的養(yǎng)成玩法。只是在游戲內容上,《保衛(wèi)向日葵》融合了多種主流玩法,例如LD like本身的隨機性、背包like資源位置管理的策略性,以及肉鴿like的可玩性。
而在游戲設定和美術畫風上,《保衛(wèi)向日葵》以“植物”作為塔防單位,對抗“怪物/僵尸”的進攻。而這一設定與經典游戲IP“植物大戰(zhàn)僵尸”相似。
通過對市場表現和玩法內容的觀察,《保衛(wèi)向日葵》就是將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吸量的玩法進行了雜糅,主要目的還是通過熱門玩法吸引大量玩家關注,使得玩家一次性體驗多個熱門玩法,以可玩性來增加玩家的用戶粘性。
《保衛(wèi)向日葵》可以通過成熟、主流的玩法融合來對抗小游戲行業(yè)的不確定性因素,從而提升產品成功率,而且可以吸引到不同類型的玩家,實現擴大用戶范圍。不過DataEye研究院觀察發(fā)現,《保衛(wèi)向日葵》沒有簡單粗暴的玩法疊加,而是根據玩法相關契合度,進行了玩法取舍處理。
以背包like玩法為例。常見的背包like玩法會把空間資源管理和戰(zhàn)斗進行割裂,而《保衛(wèi)向日葵》則將空間資源管理與實時塔防結合,強化了背包元素對于游戲玩法的影響,同時提升玩家游戲過程中的“駕馭感”。
不過《保衛(wèi)向日葵》的核心就是對主流玩法進行合理融合,以至于產品在玩法上并沒有特別的創(chuàng)新。而這種“融合出爆款”的思路也會被快速復制粘貼,其他產品只要融合足夠多,足夠合理就可以進入市場分一杯羹。《保衛(wèi)向日葵》產品進入持續(xù)運營階段,大概率會面臨增長困難、同質化產品多的情況。
二、買量&創(chuàng)意觀察
DataEye-ADX投放數據顯示,《保衛(wèi)向日葵》小游戲端在12月13日開始進行效果廣告投放,12月15日當天投放量突破1300條,隨后投放量呈現持續(xù)下滑趨勢,整體投放素材量力度中規(guī)中矩。具體到投放素材量,《保衛(wèi)向日葵》目前累計投放素材量在5100條左右。
《保衛(wèi)向日葵》手游APP端由于上線時間更早,因此在11月26日就開始投放效果廣告,為產品進行預熱。
從投放數據來看,《保衛(wèi)向日葵》手游APP端預熱素材投放力度不小,日均投放量在6700條左右,上線后投放量日均投放超過9000條,在12月14日當天素材投放1.15萬條。整體來看,《保衛(wèi)向日葵》手游APP端投放力度大,而且呈現出持續(xù)投放的態(tài)勢。
創(chuàng)意素材方面,DataEye研究院整理了《保衛(wèi)向日葵》高效投放素材TOP40的創(chuàng)意形式,具體如下:
整體來看,《保衛(wèi)向日葵》的創(chuàng)意素材內容中規(guī)中矩,“基本玩法講解”類型素材占比最高約為53%。而側重對植物角色造型、技能展示的素材排名第二,占比約22%。
同時,《保衛(wèi)向日葵》高效素材還有部分“偽副玩法”和“無厘頭真人短劇”。
通過觀察創(chuàng)意素材,DataEye研究院認為《保衛(wèi)向日葵》的高效素材有兩個顯著特點:
一是對背包like玩法的重點突出。盡管《保衛(wèi)向日葵》融合塔防、LD like、肉鴿等多種熱門玩法元素的特點,可是在素材層面上卻卻重點突出背包like元素,包括植物與植物的合成、雜交升級、資源管理等等。
DataEye研究院認為,《保衛(wèi)向日葵》在眾多玩法元素中重點突出背包like要素,或許就是希望吸引更多背包 like玩家的關注。一方面是背包 like具有一定的策略要素、資源管理要素,對玩家來說具有挑戰(zhàn)性,可以提升目標用戶的好奇嘗試的轉化心理;另一方面背包 like產品多以IAA為主,目標用戶群體基數大,而且也可能是背包 like品類cpa較低。
二是運用AI創(chuàng)作素材,加入驚悚、可愛元素吸睛。《保衛(wèi)向日葵》的高效素材中,AI拼接素材占比并不算特別高,只有15%。但是相關AI內容刻畫相對“深刻”,例如展示“西瓜僵尸”“檸檬僵尸”等,形成了相對強烈的視覺沖擊。DataEye研究院認為,AI僵尸素材一方面可以滿足用戶的獵奇心理,提高產品辨識度,另一方面AI素材制作成本低、效率高。
事實上,《保衛(wèi)向日葵》AI素材還有多種元素,例如“植物擬人化”等,這類素材展現了清新可愛的元素,主要吸引對休閑游戲偏好度較高的年輕玩家和女性玩家。
三、情緒化題材已成立項選材趨勢
騰訊廣告數據顯示,2024新玩法like類型頻繁出現,例如轟隆隆like、LD like 、背包like 等等,但新玩法like高消耗的產品數量卻有所減少。
DataEye研究院認為,主要原因是大多l(xiāng)ike類游戲只是對爆款游戲進行換皮,或是像素級的復刻,導致同質化產品數量暴增,玩家容易審美疲勞。
《保衛(wèi)向日葵》本質上也是融合了多個主流玩法like元素?祖?zhèn)鞯纳虡I(yè)化模式,不過游戲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玩法取舍。但不可否認的是,《保衛(wèi)向日葵》本身依然缺乏玩法層面上的創(chuàng)新。
不過,新產品想要在小游戲市場跑出,除了挖掘玩法創(chuàng)新,題材的選擇更是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通過對《保衛(wèi)向日葵》的觀察,我們認為情緒化題材,正在成為小游戲產品立項選材一大風向。
以《保衛(wèi)向日葵》為例,該游戲選取了“植物/僵尸”,就是希望通過題材本身與《植物大戰(zhàn)僵尸》IP的相似程度,為玩家提供了情懷情緒。同時植物單位在畫風上偏惡搞、鬼畜,呈現出一種“表情包”既視感。這樣的畫風除了本身為產品提供辨識度、差異性之外,還為用戶提供了“網感”要素,形成了一種相對“歡樂”的用戶情緒。
再比如海彼《冒險者日記》(卡皮巴拉go)中的水豚“卡皮巴拉”,產品就是通過水豚形象的慵懶可愛、輕松休閑,呈現出情緒穩(wěn)定、佛系的產品情緒內容;《指尖無雙》則是以人物形象體現出懷舊、熱血相關情緒元素;而近期“中式恐怖”題材就是在傳統(tǒng)仙俠題材下融入驚悚、詭異要素,滿足玩家對獵奇、刺激的情緒。
這種情緒化題材的立項選材思維,打破原有傳統(tǒng)題材思路,更有網感,也更具備傳播力、辨識度、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