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退款”時代或將落幕,繼淘天后,快手電商也叫停

來源:Morketing
作者:Eric
時間:2024-12-30
2464
11月25日,快手電商發(fā)布了一則公告,宣布由于業(yè)務調整,平臺決定取消“退款不退貨服務”。

下載 (1).jpg

11月25日,快手電商發(fā)布了一則公告,宣布由于業(yè)務調整,平臺決定取消“退款不退貨服務”。該服務將對已開通此服務的商家在12月2日停止提供。商家可以選擇在12月2日之前主動解除合約,否則,未在期限內解約的商家將由平臺自動終止合約。對于現有的訂單,系統(tǒng)將繼續(xù)按照先前的規(guī)則執(zhí)行。

事實上,快手電商并非廢止“退款不退貨服務”的先行者,“僅退款”這場鬧劇已經苦商家者久矣。

此前,淘寶就為了提升商家的售后自主權,將對“僅退款”政策進行優(yōu)化。根據新版體驗分的評估,優(yōu)質店鋪將享有減少或取消售后干預的優(yōu)待。這一系列調整的規(guī)則將于8月9日正式生效。

2021年,拼多多在國內首次推出了“僅退款”服務,允許用戶在無需返還商品的情況下獲得退款。這一措施的初衷是為了保護消費者權益,同時篩選出優(yōu)質商家。然而,在實施過程中,“僅退款”政策逐漸出現了偏差,甚至催生了一批專門利用退款機制獲利的“羊毛黨”。盡管如此,拼多多并未對該政策做出調整,隨著電商平臺市場擴張,“僅退款”逐漸成為電商行業(yè)的普遍做法。到2024年1月,包括抖音、淘寶、京東和快手在內的主要電商平臺亦相繼推出了類似的“僅退款”服務。

根據網經社的數據調查統(tǒng)計,僅有1.06%的商家在近一年內沒有遭遇過“僅退款”困擾,而有7.9%的商家在過去一年中僅退款比例高達80%。因此,89.05%的商家對“僅退款”持非常反對的態(tài)度,僅有1.39%的商家支持這一政策。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消費者對“僅退款”的反響。網經社的調查顯示,約25%的消費者會因“薅羊毛”而利用僅退款服務,其中高頻使用的消費者占到13.39%。因此,35.71%的消費者表示對該服務非常滿意,另有22.02%的消費者表示一般滿意,整體而言,消費者對“僅退款”服務的支持度較高。

據統(tǒng)計,從2021年至2024年7月,法院共處理約500起僅退款案件,其中2023年案件數量達到高峰。從中國裁判文書網查閱“僅退款”相關案件可以發(fā)現,商家勝訴的案件數量多于敗訴案件。

“僅退款”問題不僅困擾著國內電商平臺,國外電商同樣因此而頭疼。

根據美國零售聯合會給出的數據,2023年,美國消費者退回的商品價值7430億美元,占他們購買產品的14.5%,高于2020年的10.6%,其中大約14%的退貨是欺詐行為,導致零售商損失了1010億美元。

為了遏制“僅退款”帶來的損失擴大化,電商們紛紛開始研究對“僅退款”政策適用人群的評估,正如oTRG的首席執(zhí)行官Sender Shamiss表示的:為了做出決策,算法會評估多個因素,包括根據購物者以往的購買和退貨模式來判斷其信任度,以及運輸成本和客戶手中的產品需求。

截至目前,包括H&M、Zara和J.Crew在內的某些零售商在過去一年開始向顧客收取退貨費;一些購物網站,如加拿大零售商Ssense,如果懷疑顧客濫用政策,威脅要將頻繁退貨的顧客從他們的平臺上移除;亞馬遜開始只對75美元以下的產品開放“僅退款”功能,而沃爾瑪則讓賣家自行設定僅退款服務的價格限制,并決定誰有資格享受此服務。

立即登錄,閱讀全文
原文鏈接:點擊前往 >
文章來源:Morketing
版權說明:本文內容來自于Morketing,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快出海對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zzx@kchuhai.com)刪除!
優(yōu)質服務商推薦
更多
掃碼登錄
打開掃一掃, 關注公眾號后即可登錄/注冊
加載中
二維碼已失效 請重試
刷新
賬號登錄/注冊
個人VIP
小程序
快出海小程序
公眾號
快出海公眾號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投稿采訪
投稿采訪
出海管家
出海管家